分享

王羲之最有价值的三段书法秘诀,历代“传家宝”,越读书法越精!

 五九君 2021-02-02


“书圣”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幼年师从卫夫人学书,后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钟繇,并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创造了妍美遒劲的今体。他将创作时所想所悟,领悟出来的书法秘诀,著成《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笔势论》、《记白云先生书诀》等书论数篇,成为历代书法家的“传家之宝”。本文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三段进行解读,供书友们参考:



王羲之

秘诀一:意在笔先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王羲之书法

解读:要想创作书法,须先浓磨墨,集中思想,静心思考,预先构思好字形大小、俯仰、平直、振动,使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如果平直相似,形状如算筹,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称不上是书法,只不过是仅仅得到一些字的点画而已。

这段文字提出了“意在笔前”的理论,即在创作前须有思想准备。第二层意思是说书法要有参差的变化美,若“状如算子”,那“便不是书法”了。这一理论强调了心意在书法艺术的各种因素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是对卫夫人《笔阵图》的进一步发挥。



王羲之书法

秘诀二:贵乎沉静

王羲之《书论》中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解读:大凡创作书法贵在沉静,使意在笔前,字居心后。在没有创作之前,就已经构思好了。

“书圣”王義之在这里重申了《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所提出的“意在笔前”这一理论,要真正做到创作书法时“意在笔前”,也就是胸有成竹的话,那就非得“贵乎沉静”不可,这比“意在笔前”的理论更进了一步。



王羲之书法

秘诀三:须得书意于转深点画之间

王羲之在《晋王右军自论书》中说:“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解读:想得到书法精意,须明白书法的转深点画之间都具有意义。自然存在着言辞不能表达出其妙处的情形,几乎都是这样。


王羲之观鹅悟笔法


王羲之书法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他把心情闲适、神思超脱的思想境界,寄情于笔墨,在不同的作品中,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晋王右军自论书》的这段文字中“须得书意于转深点画之间”的观点,正是王義之在实践上把书法作为表现艺术的自觉活动的理论体现。

(本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