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源头只有碗口大,为何禁止任何人靠近?原因很简单,只有两点

 新用户41015886 2021-02-02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发展出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而黄河也深埋在我们民族的记忆深处。

从古至今,黄河既养育了我们,也因为泛滥成灾,令无数人背井离乡。古代甚至有王朝亡于黄河,例如元代就曾出现“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谚语,之后元朝的历史也却是在治水之后就此终结,元顺帝被赶回北方草原。

事实上,虽然黄河一直都很有名,但是它的源头直到很晚的现代才被人所发现,它就在今天中国的青海腹地深处,有三个源头,第一是扎趣,第二为约古宗列曲,第三是卡日曲。直到今天,黄河的源头都是无人区,并且禁止任何人的靠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黄河的历史文化

雄壮奔腾的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水系,全长有五千四百多公里,整个流域面积高达75.24万平方公里,在这条水系之上,诞生了我国远古的华夏文明。

之所以叫它黄河,其实是根据河水流域的颜色而取的名字,由于黄河中游流过我国的黄土高原,因而携带了巨量的泥沙,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含泥量最高的河流。

每年都会从中上游地区冲刷下来十六亿吨的泥沙到下游地区,其中的十二亿汇入大海,也就是黄海,而另外的四亿吨留在下游地区,形成了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这些黄河携带的河沙在历史上既有惨痛的教训,却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泥沙太重造成了黄河河道不断被抬高,由于黄河两岸的土质十分疏松,所以黄河水不断渗透进地下,而各个朝代的治河措施大致相同,都是以修建堤坝为主,于是很多城市就形成了黄河整体悬空的状态。

在这种条件下,一旦黄河决堤,给中下游的城市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这些地区的供水都成了自流井的状态,只要打井,就会有充足的水源涌入,这也是黄河的连通器原理。

但是正是因为河道不断被泥沙淤积,所以黄河在历史上经常会改道,曾经北上夺海入海,也曾南下夺淮入海,在每次黄河泛滥和改道的时候,就会形成大面积的黄泛区,所有的东西都被埋入淤泥中,所有的庄稼都淹死,而且良田被淹后盐碱化严重,造成土地的贫化。

而黄河也曾经短暂出现过含泥量下降的现象,这也算不上一个好的现象,因为黄河变清其实不仅仅是中下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得良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黄河这些年来的水量变小了。

由于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变少,以及黄河地区的各种水电站等设施拦截后,黄河水流速变慢而造成的泥沙沉淀现象。由于含泥量的下降,造成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被海洋所侵蚀,面积正在逐渐减小。

二、黄河源头的探寻

虽然黄河对于华夏文明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存在,然而一直以来对它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都是错误的,但就黄河源头这个问题来说,很晚才真正搞清楚。

我国对黄河源头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先秦时代的经典《尚书·禹贡》中,里面有夏禹“导河积石”的记载,也就是大禹治水的记录,这里的水指的就是黄河。

然而,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地都在黄河中下游,对于上游则是游牧民族的生聚地,根本少有人知。在古代很长时间,人们认为罗布泊是黄河的源头,这个误会可大了。

据《山海经》中记载,敦薨之水流入沥泽,出于昆仑之东北,实为河源。这里的沥泽指的就是今天新疆境内的罗布泊。

因为古人对地理知识所知很少,加上张骞在出使西域后的记载中有很多错误,因此汉武帝根据他的资料,提出河出昆仑也是错误的。

他将塔里木河的发源地葱岭直接与昆仑山脉混为一谈,因为张骞认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在经过罗布泊这个内陆湖后,通过地下河与之后的黄河水域相连接。

一直到唐代时,吐蕃和大唐和亲,文成公主嫁到西藏,松赞干布在河源迎亲,这才促使人们考察黄河源头。

到了元代时,由于地域的广阔和游牧民族对于交通的掌控力较强,王朝多次派遣使者对黄河源头进行考察,这时人们才发现,黄河源头在朵甘思西部,记载说这里有很多泉眼,水源十分涣散,方圆七八十里地都是如同沼泽地一样的草地,而且十分危险,人到了这里容易陷入泥淖中,很难生还。

而清代时由于黄河中下游多次泛滥成灾,清朝一面在下游派驻了专员进行治水,一面也向上游派出考察的团队。

拉锡从星宿海这里又向上游走了两天两夜,发现所谓的星宿海的源头上有三座山,而这三座山上又有泉水流出了三条小河,这三条小河向东流入了扎陵湖中。

直到清代乾隆年间,阿弥达又一次前往黄河源头,进行拜祭活动,他也从星宿海出发,分别对三条河进行了实地勘察,并且认定了卡日曲为黄河源。

三、为何不准接近黄河源头

在黄河源头被发现后,很多人都蠢蠢欲动,认为应当去见识一下母亲河诞生的风采,然而这是被禁止的行为。

首先,这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

黄河源头是一片广袤的无人区,自古以来,这里海拔很高,气温很低,最重要的是空气稀薄,根本不利于人类的居住和生存。

而且这里的土地非常松软,含水量很高,人踩上去很容易就陷了进去,连尸体都找不到。而且高原地区还有很多危险的野生动物,比如狼和雪豹等,在这些地方无法保证游客的生命安全。

而更糟糕的是,如果死在这里,那么你身体里携带的病菌和病毒就有可能会污染这里的源头水域,危害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灵。

其次,这是为了保障黄河的安全。

这里是黄河的发源地,也是几大水系的水源涵养地,也就是说,为了保护下游用水的安全,这里根本不能容忍任何人类化学物质和垃圾的破坏。

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既经不起人类的开发,甚至也不能经受人类的旅游,即使保护得再好,也难免会有携带的垃圾残留。

据之前的资料显示,在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很多地方的草皮和土层都只有很薄的一层,有科考人员只是切下一小块地皮拿去做研究,之后过了两年再来看时,曾经切下的一小块草皮旁边已经被侵蚀得秃了小半个山头。

结语

我国可谓是地大物博,即使是司空见惯的黄河水,也有这样不凡的来历。在历史上,这样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祖国就像一个大宝藏,你永远不知道它到底蕴藏了多少东西。

在这样的国度里,即使是至高无上的封建帝王,也需要不断派驻使者去考察自己的疆域,它永远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越是研究历史就越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它是那么宏大而唯美的存在,悠久的历史,神秘的国土,危险的边疆,千变万化的文明。

它教会了我们去学习和努力,也教会我们如何敬畏和尊重自然和生命。也许爱不仅仅是靠近和依恋,也同样可以是远离和敬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