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指肿瘤细胞大量溶解后,细胞内容物快速释放入血,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TLS在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中较常见,如B细胞型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及Burkitt淋巴瘤,在实体瘤中偶可发生于小细胞肺癌,晚期乳腺癌等。 高危因素 01 如脱水、低 钠(限于实体瘤)、已有肾损害(包括血液肿瘤对肾脏浸润引起的肾损害)、梗阻性尿路病、高尿酸(儿童>476p,raol/L、成 人>595p,mol/L)和少尿等。 02 疾病因素 ①病理类型为 Burkitt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弥漫大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对治疗敏感的恶性肿瘤。 ②肿瘤负荷,如>10cm的巨型肿瘤、WBC>25×109/L、全身多处转移,对治疗敏感的患者容易发生TLS。 03 治疗因素 化疗应用顺铂、阿糖胞苷、依托泊甙和甲氨喋呤等药物可发生TLS。但TLS的发生取决于肿瘤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任何可以杀灭肿瘤的方式(手术、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都有引发TLS的可能。 发生机制 01 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染色质聚集位于核膜上,胞质固缩,出现核断裂,细胞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凋亡小体 。 ②核酸内切酶活化,导致染色质DNA在核小体连接部位断裂。 ③凋亡小体内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还有凝缩的染色体,可被邻近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因为有膜存在,而不会释放细胞内容物,所以细胞外环境不会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 。 02 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大部分钾离子存在于人体细胞内,肿瘤细胞溶解后钾离子大量的释放到细胞外,引起严重的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当肿瘤细胞溶解后,大量的无机盐释放导致高血磷,高磷血 症又可以继发引起低钙血症,低血钙可导致抽搐或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而磷酸钙在肾小管的沉积又会加重肾功能衰竭症状。 高尿酸:肿瘤细胞溶解,大量尿酸沉积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而引起肾功能衰竭;高尿酸血症也可以引发急性肾功能损伤,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 03 凝血异常 肿瘤细胞大量溶解坏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异常,容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急性炎症综合征,严重时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01 实验室TLS(LTLS) 在细胞毒性治疗后 3-7d内符合下述至少两项指标: 尿酸:≥476μmol/L(或8mg/dl)或增高25% ; 钾:≥6.0mmol/L(或6mg/L)或增高25% ; 磷:儿童≥2.1mmol/L和成人≥1.45mmol/L或增高25% ; 钙:≤1.75mmol/L或降低25%。 02 临床TLS(CTLS) CTLS需在确诊LTLS后出现下列临床症状至少一项: ①肾功能损伤 ②心律失常 ③猝死 ④癫痫发作 临床表现 三高一低(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和低钙血症),并伴有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等其他症状。 ①高钾血症:主要表现为乏力、疲劳、心电图异常(严重者导致心脏停搏)。 ②高磷及低钙血症:高磷通常伴有低钙,表现为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或抽搐、心电图异常以及惊厥等精神症状。 ③ 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可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嗜睡、血清肌酐升高,血和尿中尿酸增高、尿液排出减少。 ④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加深加快、嗜睡、昏迷。 防治 01 水化、碱化、利尿:每日尿量大于等于2500-3000ml,尿PH维持在7.0-7.5。 02 治疗 高钾血症:高钾主要发生在化疗后的12~24h。葡萄糖酸钙拮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毒性,高渗葡萄糖加入胰岛素治疗可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髓袢利尿剂能够增加尿中钾的排泄,降低血钾。 高磷和低钙血症:氢化铝能降低肠道内磷的吸收,严重者需进行透析治疗,治疗高磷血症的同时也可以纠正低钙血症,一般无症状的低钙血症不需补钙治疗,防止钙盐沉积,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给予对症治疗。 降低尿酸:目前降低尿酸多推荐使用重组尿酸氧化酶(拉布立酶),因其可促进尿酸分解为尿囊素,尿囊素在尿中的溶解度高,是尿酸的5~10 倍,可随尿液排出体外,改善肾功能。 急性肾衰竭:TLS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是可逆的,需要迅速纠正电解质紊乱,当利尿剂无法改善时应进行透析治疗。其指征包括: ①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持续高尿酸血症 ②血钾>6.5mmol/L或心电图有高钾表现 ③血磷迅速升高或严重低钙 ④明显的水钠潴留 完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杨波.肿瘤溶解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4):398-400. [2]杨阳,陈公琰.肿瘤溶解综合征[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6,3(2):88-90. [3]周小钢,于亚平.肿瘤溶解综合征诊断及治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6). 说明:本文由好医术编辑整理,仅用于学习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