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又到中秋月圆时

 冬歌文苑 2021-02-03

又到中秋月圆时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相连有8天超长假,那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觉。每个人当看到满月的时候,心情一定是愉悦的,但月亮也有残缺,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一家不圆万家圆。月圆之夜,不知道有多少战友仍然会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战友在夜以继日战斗在演训场上,用忠诚和使命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和团圆。

  月圆之夜,最想念的还是故乡的亲人和朋友,尤其想念已在天国的爸爸和妈妈。记得小时候过中秋尽管很简单,但特别有意义,令人终身难忘。

  七八十年代,家乡的月饼一般都是散装纸包的,以椒盐、百果为主,那个时候,每个孩子过节时一般只能吃到一块月饼,但够回味很长一段时间,味道特别的好。

  每到中秋节来临之际,母亲总要备几个菜,杀一只自家养的小公鸡,在菜园里采摘几个新鲜蔬菜,一桌饭菜就算上桌了。

  家乡过中秋一般叫过“八月半”,中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美美地饱餐一顿,像是过年。晚上待月亮升上柳梢头,祭月仪式并正式开始了。

  大人们通常会把月饼放在一个托盘里叠起来,再放上一支完整的蜜藕和一些红菱,点上一柱香,向着月亮升起的方向祭拜,听着长辈们讲着月亮的神话故事。

  仪式举行完毕,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独自拿上属于自己的一块月饼,美美地品尝起来,一般都舍不得一下子吃完,有时一块月饼要吃上好几天呢。

  大人们尽管也有一块月饼,但一般只尝一点味道,并把剩下的用纸包起来放好。孩子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等过上一段时间,父母把属于自己的月饼再贡献出来,供孩子们享用。这就是父母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记得有一年,家里经济非常拮据,快过中秋了,月饼还没有着落。家中实在拿不多余的钱。为了不使我们兄弟姐妹失望,母亲特地用糯米面自做了香甜可口的月饼,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说实在的,当时的月饼价格也就是一毛多钱一只,但就是拿不出钱来。

  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每到中秋总会有各式各样的月饼,但再高档精美的月饼,却再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家乡月饼的味道已永久地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人老了喜欢怀旧,我岳父岳母对如今商场里销售的月饼也不是感兴趣,经常同我们提起他们过去吃的湖州布厂月饼。妻子每年中秋节前都会从小门市里买到这种月饼,老人们吃了直说香。

        月圆之夜,遥远家乡扬州的月亮一定更圆、很大。“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那时的瘦西湖的五亭桥下一定有很多的月亮倒映在湖面上,也一定会有许多的游人在宁静的夜色中尽情地赏着一轮明月。

  去年中秋,我借值班之机,特地搜索了扬州晚报内容,晚报上有两幅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幅作品是一个人正在吞食着月亮,另一幅作品是一个人正在用拇指和十指抓住月亮,多么绝美的照片啊!不由让我感叹作者的想像力之丰富。

  明月寄相思,我尽管已有好多年没回家乡过中秋了,但游子的一颗心永远向着家乡的方向。我无时无刻都在祈祷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祝他们身体健康、幸福美满,祝愿家乡的建设一年更比一年好、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江浙一兵,原名徐连生,江苏宝应人,业余喜爱读书,撰文,近年来公开发表各类文章千余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