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儿时的春节

 冬歌文苑 2021-02-03

儿时的春节 

汪 明||江苏 

我的童年是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小村里度过的,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没有电和自来水,人们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精神和物质都极度匮乏,而我家在小村里当时是首穷,住的是丁头草舍,一到下雨天就漏雨,平时是吃不饱的,穿不暖的,让我们兄姐弟四个最兴奋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尽管家里再穷,母亲在过年时还是挺讲究的,兄姐弟四个一人一套新衣服是必不可少的,一跨进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年,首先是做山芋粉,然后勺山芋粉条,腊月十八、十九除尘,母亲总念叨着几句顺口溜:“要得发,扫十八;要得有,扫十九;要没得,扫二十。”紧接着清洗被褥衣物,母亲是个爱干净的人,两间丁头舍总是收拾得亮堂堂的。

过年最忙碌的要数做豆腐了,头一天就开始把黄豆用水浸泡好,第二天早晨,父亲将泡好的黄豆装进两只木桶里,放在独轮车上,推到四五里外的大队加工厂,磨碎成带渣豆浆。下午,用两根木棍支撑四方纱布,吊在屋梁上,开始晃浆过滤豆渣工序,过滤的头浆、二浆留着做豆腐,母亲把滤过的三浆给我们煮大米豆浆粥,真是香啊!一年一次的三浆大米粥,让我们吃得快要撑破肚皮了。我们村是有水稻田的,种的水稻需要上交给国家的,供应城里人享用,只有在中秋节、春节,每户人家能分到四五斤大米,后来我读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时,心中就会泛起一阵阵酸楚,真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开始蒸馒头、炸肉团,当然是萝卜团比较多,母亲是不准我们孩子围在锅旁的,害怕我们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如:馒头怎么这么小的?肉团怎么炸焦了?等等。第一锅馒头出锅时,母亲说:“大发大发。”第一碗肉团炸好时,母亲说:“金黄色的肉团子,不错不错。”寓意来年能有个好兆头。

最丰盛的就是大年三十的那顿午饭了,有鱼有肉有米饭,我们兄姐弟四个吃得心花怒放的,父亲也可以喝两杯白酒提提神,母亲仍叮嘱我们:大年三十不能吃汤泡饭,如果吃了,来年会遭雨淋。下午父亲开始贴春联,母亲开始包饺子,搓实心糯米圆,煮鱼,为新年的第一天的早餐做准备。到了晚上,全家人开始烤柴火和芝麻杆火,寓意来年要发财,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烤完火,母亲开始对我们小姐弟三训话,哥哥比我大六岁,基本不要父母操心,在大年初一早上,饺子应称“弯弯顺”,寓意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最终还是顺利了;糯米圆应称“元宝”,千万不能叫“汤圆”,因为“汤”和“淌”是谐音,意味着元宝淌掉了。所以年初一早上,桌上必有一盘咸菜煮鱼,一盘白糖,寓意年年有余,生活甜甜蜜蜜,这盘鱼是不能动筷的,留着在新年请乡里乡亲吃饭用,糯米圆是下在粥锅里,“粥”代表着做生意趟趟“足”。就因为这些称谓问题,弄得我们小姐弟三很紧张,记得有一次新年早晨,小弟弟还躺在床上,眼一睁,就高声叫:“妈妈,我要吃汤圆。”就因为这句话,被母亲狠狠揍了一顿。母亲对过年习俗极致的要求,也许是穷怕了,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月初一,吃完早饭,按惯例:我领着大弟、小弟给爹爹磕头,爹爹给我们姐弟三一人一块接近一厘米厚的大糕,量是比较多的,而母亲在大年三十晚,只给我们每人两小薄片的大糕。奶奶去世的比较早,母亲都没见过奶奶,爹爹是独居的,爹爹的房间里躺着一口黑色大寿材,寿材其实就是棺材,人未去世,棺材已经准备好的,称寿材,上面盖着一块红布,让我特别惧怕,总觉得是和死亡连在一起的,平常我是决不进爹爹的屋子,不是那一厘米厚的大糕吸引我,估计我都不敢给爹爹拜年。父母下达给我们的过年节目都做完了,剩下就是自由活动时间。

新年最精彩的节目就是玩麒麟,每年我都是从村西头看到村东头。年初一上午,玩麒麟的就登场了,大概是有三个中年壮汉组成的,各有分工,一人收钱,一人打镲唱麒麟歌,一人背着一只一米多高的大麒麟儿,色彩斑斓,很是壮观,挨门逐户的讨钱,一般从一户只能讨一毛钱,条件好的家庭给二毛,有一次,玩麒麟到二妈妈家,二妈妈不想给钱,躲在屋子里不出来,打镲的开始唱了:“麒麟一打格铮铮,你家门口多少人,前一层哦后一层,不知谁是当家人,嘿!不知谁是当家人。”  这一曲唱完,如果二妈妈不出来,就开始唱不吉利的曲子,谁家也不想在大年初一讨不吉利的彩头,二妈妈不情愿的出来了,恰巧没有一毛钱零票,说只有五毛钱整票,油腔滑调的玩麒麟说,不要紧,我们找你四毛钱,二妈妈轻信了玩麒麟人的话,玩麒麟的拿到五毛钱,喜滋滋的,急忙就跑,根本不找四毛钱给二妈妈,因为心疼这五毛钱,二妈妈哭了好久。

过年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难受和难堪。

让我难受的是:父亲和母亲每到年末都要吵一次架,贫贱夫妻百事哀吧,都是因为钱花多了,不够支出,春节后我们上学的学费,必须要在过年前就控制下来,来年的春天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没有收入的。有一回,父亲母亲吵得不可开交,惊天动地,哥哥也劝不住,根本无视我们的存在,我带着两个弟弟爬上了草堆头,躲在上面,天黑了也不回家,后来母亲千呼万唤我们回家,直到父亲母亲停止吵架,我们才从草堆头上下来。

让我难堪的是在我十岁的时候,母亲给我五毛压岁钱,年初一上午,我在邻居二梅姐家玩耍,二梅姐比我大五岁左右,说带我们这帮孩子去六套电影院,看电影,六套小街离我家六七里路程,小伙伴们个个兴高采烈,只看过露天电影,没尝过在屋子里看电影是什么滋味,我忘记了跟父母打招呼,跟着二梅姐后面,一路小跑到电影院,电影票是五毛钱一张,上午中午的票都卖完了,只剩下午两点半的票,准备买票时,我下意识地掏掏插手口袋,发现五毛钱不知什么时候丢了,我当时就哭下来,后来二梅姐借五毛钱给我,买了票,我也没钱买午饭,饿着肚子看完电影,已经是下午四点半钟,我到家时,天已黑透,家里人早已吃过晚饭,一到家就被母亲死打一顿,晚饭也未要到吃,在床上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第二天,因为两顿饭没有吃的缘故,我在床上已经起不来,母亲心疼我了,泡了一碗米糕,里面加了好多糖,让我吃,没有哥哥弟弟的份儿,又帮我还了二梅姐的五毛钱。

年关在即,新年的忙碌又要开始了,为人妻为人母的我,体会了做父母的不易,从毕业工作到现在,为着要维持生活,延长生命,整天忙着,因此反而失去生命的意义,多少想干的事情不能实行,有时自己想到这百无聊赖的生活,暗送出去绝好的时光,心理的确万分难过,尽管现在丰衣足食了,却时常怀念起童年的贫瘠生活,那时民风朴实,晚上睡觉不关门,也没有小偷来打扰,现在装了防盗窗、防盗门,心中仍没有安全感。市场经济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带给人们金钱至上的观念,为了利益,不惜尔虞我诈,让我非常痛恨,收起那“笑贫不笑娼”的谬论吧,愿这社会给那些见利忘义、贪官污吏、吹牛拍马的小人多一些惩罚,给正直善良的人多一些优惠吧。

插图/网络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1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