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写对联

 冬歌文苑 2021-02-03

写对联




″布衣得暖皆为福,平房常安总是春"。在我的故乡这个小镇上,这副对联已经流行好几百年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大瓦取代麦秸、砖块包着土基,我家的第一座,也是我们镇上最早的"瓦房"落成了。那时候,多少人投以羡慕的目光。记得上梁的那天,大哥写了一副对联:"厚墙薄顶虎踞龙盘今胜昔,小砖大瓦天翻地覆慨而慷。"

历史又增加了12个年轮。1983年,一位邻居砌一座"五架六砌"的瓦房,上梁之日,正值主人40岁生日,邻居央求我哥写副对联。那时,我在单位从事文字和宣传工作,便抢过这差事,自编一联:″一座华堂五架六砌,两桩喜事七手八脚。″我知道这对子″略输文釆",并不甚好,但居委会支书看后却认为不错,″也算是对大好形势的歌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议:″人家都'六砌'了,我家怎么办?″那年头,我家虽说有3个拿工资的,但月薪之和不满百元。于是,1984年春节,我把″订一个五年计划,砌三间七架瓦房″这副对联贴上了大门。

尔后的几年里,我们家每人的月收入都变成了3位数。由于政策放宽,母亲一边工作,一边搞副业。″父子兵″加上″婆媳阵",一家的收入也就可观了。1987年秋天。我家的″五年计划"终于提前两年实现了,而且在″七架"前面还有个″八砌″一一七架,外走廊。

上梁那天,我特意请教大哥写什么对子。只见他踱着方步,沉吟半晌,忽然一拍脑门:″有了!龙盘玉柱迎朝日,凤栖金梁映晚霞。"我说也有一联,便执笔展纸,一挥而就:″砖砖瓦瓦皆辛苦,点点滴滴是党恩。"大哥抬起头来,看了看扔在一边的土基块,情不自禁地说:″点点滴滴是党恩,好!"

接着,兄弟两人合作,又编了这样一副大门联:″笑看今日,七架八砌,多亏三中全会;喜待来年,五光十色,莫忘四项原则。"应邀前来唱上梁酒的邻居说:″大先生和二先生编的这副对子说到点子上了!"

去年初冬,与我家比邻而居的堂弟锦明,推倒了住了几代人的破旧矮房,实行″一步到位″,建了上下六间的别墅,好不气派。这巳是我们这个社区的第86座私人别墅。

腊月底,我回家过春节,堂弟找上门来,请我这个堂兄帮他家写春联。这一回,我为堂弟编了这样一副大门联:″满天喜气,时迁史进,别忘那座破旧矮房;遍地春光,石秀花荣,且看这幢新别墅″,横批是:"党恩浩荡"。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唐锦禄,笔名:翰儒,昭阳君,号:柳叶居士,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长期从事文秘工作,亦有2000多篇散文、小说和诗歌等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且多有获奖。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