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古诗·游终南山·孟郊

 高山仙人掌 2021-02-03

《游终南山》   [中唐·孟郊·五古]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游终南山》,此诗载于《全唐诗》第三百七十五卷。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
南山:指终南山。又名中南山,在长安南。
塞:充满,充实。
首联即暗地点出诗题一个“游”字。

南山塞天地”因为只有在山中,才有这样终南山铺天盖地的感觉。一个“塞”字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日月石上生”虽然是极其夸张的写法,但在此用意就是突出终南山的气势磅礴和高大巍峨。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
景:日光。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黄昏后见馀日。”
此联描写了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自然情况:终南山的峰顶还在暮日当中,但是山谷里面却已经是昏暗黑夜了。
此联赞颂描写的还是终南山的高大落差以及风景各异。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终南山矗立在那儿不偏不斜,山中居住的人也和这山一样爽直正派,虽然山路陡峭,崎岖不平,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
山中:终南山中正广大。潘岳《关中记》:“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
三联不再是终南山自然景色描写,而是诗人有终南山的感受之一:山中之人必定心底无私正派坦荡。
当然,这与其说是诗人的感受,毋宁说是诗人的神往。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山高风长,长风吹动松柏,松枝松叶在风中呼呼作响,松涛回荡在千山万壑之间,十分清脆激越。
一个“驱”字,一个“佛”字,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将风和(松涛)风声拟人化了。突出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于游终南山留下的清幽感受。
四联再次点题“游”字。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来到终南山见到如此险绝壮美的景色,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天天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
悔读书:《南史》载沈攸之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为什么要悔读书?古代,读书的最大功用是谋个一官半职,所谓“学而优则仕”也。但是,到了此终南山后,对于终南山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游览,让诗人顿生前半生读书的功利性。
尾联是诗人游终南山的最大感悟,但,何尝不是诗人对于之前混迹官场的失望和悔恨呢?

《游终南山》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终南山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喜爱和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