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轮融资2.5亿,「亮风台」要让AR服务更多企业用户

 新商业情报NBT 2021-02-03

“AR用人工智能帮助人们便捷获取,并持续沉淀物理世界的知识、技能和数据,从而提高效率、体验和安全感,也就是让人成为’钢铁侠’。”

作者 | 李威

“5G在进行时,我们知道5G真正的全部铺起来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我们要提前去调整、铺垫,抢位好的场景,不能是设备都好了,路也修好了(再去做),那时候客户就没有了。”AR公司亮风台CEO廖春元表示。

在5G商用和科创板落地的双重利好消息影响下,亮风台将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视为AR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初始阶段。在此之前,亮风台已经在公共安全和智能制造等行业内进行了AR应用的落地。在这个基础上,亮风台一方面需要在垂直行业中继续做深,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好服务更多用户的准备。

深入业务一线,进行产品的平台化和标准化是亮风台拿出的解决方案。与亮风台举办的前几次发布会相比,这次发布会的主角不再是AR智能眼镜,而是集合“云管端”三个部分场景的闭环AR产品平台HiAR  Workspace。这个平台被亮风台称作“AR工作空间”,为工作场景中的人赋能,在AR设备上扮演类似于Office的角色。

同时,亮风台还宣布了“Alpha合作伙伴计划”,将自己的技术和平台开放给AR产业链、重点目标行业上下游、渠道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来做深垂直行业中的服务。首批与亮风台签约的企业包括了海格星航、睿悦信息Nibiru、新智认知、UCloud、积梦智能等十家企业机构。

发布会上,亮风台还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领投,磐熹资本等新老股东跟投,前者由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沪苏浙皖大型企业联合发起设立。今年5月,亮风台宣布完成1.2亿元的B+轮融资,B轮累计融资达2.2亿元。

“我们是连接大平台与具体应用场景之间的中间层。”廖春元表示,大平台可能不会为一些较小的项目投入太多精力,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有几十亿的营收,已经很不错了。“AR的很多目标用户都是传统行业中的企业,让它们自己去对接大平台,搞人工智能,很难。谁来弥补这个断层,我觉得应该是亮风台这样的公司。”

01

商业化新阶段

“在以前,大家都说3、4G是修路的,5G则是在建一座城市,它需要打通真正的未来数字世界。我相信未来真正的物理世界是全新的,通过5G可以触及万物,万物都在云中存储,我们会在物理世界里面建立一个高分辨率的虚拟世界。”亮风台COO唐荣兴说道。

在构建这样一个新世界的过程中,AR将扮演一个扫描并介绍世界的角色。作为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的一个汇合点,AR能够积累数据,并赋予人超脱肉体限制的能力,让人既能够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内容,也能够认识、看懂之前看不懂的东西。而且,能够在人使用AR的时候,保持对人工智能的训练。

这种赋能已经被亮风台付诸实践。在昆明机场,亮风台协助警方搭建了包括核查录入、指挥调度、嫌疑人查缉、隔离区管理在内的一整套AR产品体系。民警佩戴的AR眼镜既是采集端也是输出端,基于云南4800万的常住人口及公安部八大库进行识别,在快速捕捉人脸、车牌、执法现场等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通信、指挥信息的实时显示。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杜品圣在接受《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等媒体采访时,描述了一个AR在工厂流水线上的应用场景:忽然一个报警灯亮了,现场有工人带着AR眼镜过去查看,在眼镜上就会显示出哪些地方可能出现了故障。确认故障点之后,眼镜上会出现路线,引导工人去到相应的控制柜,更换损坏的元器件。

在廖春元看来,今年和明年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点,在公共安全和智能制造行业中,很多AR应用场景已经出现了,它们的效率也提升了,剩下的是怎么加快这个普及的速率。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源,包括商务人员、开发人员、方案人员、实施人员,还有方案的架构,这些都是亮风台未来发力的方向。

他认为,2019年能够成为AR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元年,背后有两个推手。一个是5G商业化的到来,其大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的特性将助推AR应用的落地;一个是科创板落地,将把更多资金吸引到科技领域中来,为技术的研发提供更深厚的资本支持。

02

方案标准化

在已有的落地场景的基础上,亮风台尝试通过推出HiAR Workspace,来构建一个1+N的标准化产品体系,以平台为核心聚集自身和第三方的服务能力,然后经由平台输出到不同垂直行业的场景中去。亮风台希望借此实现,在为更多企业客户提供服务,降低边际成本。

HiAR Workspace由“云管端”三部分组成,彼此联动以实现“感知”、“连接”与“智能”,并最终构成闭环。“端”是亮风台推出的AR智能眼镜HiAR G200等AR硬件终端;“连接”是亮风台研发的AR通讯与协作产品HiLeia,适配AR终端、手机、电脑,甚至无人机等多类型智能硬件;“智能”是被命名为HiAR Cloud的云端大脑。

在智能制造行业里的员工戴上AR眼镜,用上HiAR Workspace,不但可以实时查询相关机器的构造、说明书,还能够通过云端接入DaaS、PaaS到SaaS的AR服务,并且远程人员可以借助HiLeia在音视频之外,在画面中实时标注位置、操作方式等信息。亮风台还将搭建HiLeia“拓展工作台”,支持用户基于动态组件按需扩展。

“我们要解决的就是执行的能力、协作的能力、管理的能力,我们觉得他们希望自己有更强的能力,然后我们建立一个共通模型,比如说他们需要在现场执行,需要在云端知道自己的行为轨迹,然后进行关联分析。”唐荣兴表示,HiAR Workspace会是一个AR的新工作平台,就像Office一样,奠定一个新的办公环境。

HiAR Workspace上会针对不同垂直行业提供标准化的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或客户的特殊性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不断集成第三方插件和应用。廖春元称,亮风台要做的是行业里与AR最切合的一些点。这些标准化的能力与其它厂商提供的标准化能力相叠加,才能最终输出为适用于行业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亮风台的一个更有野心的想法是,将HiAR Cloud发展成一个汇聚解决方案、沉淀智慧的“池塘”,将不同垂直领域所面对的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借助HiAR Workspace将这些固有的案例输送到更多面临同样问题的人面前,利用“池塘”中的智慧来为其提供服务。这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数据标准化的过程。

“AR用人工智能帮助人们便捷获取,并持续沉淀物理世界的知识、技能和数据,从而提高效率、体验和安全感,也就是让人成为’钢铁侠’。”廖春元这样解释AR的价值。这将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生态的艰难过程,需要集合产业上下游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共同发展。

03

到业务一线去

“我们希望先改变智能制造、公共安全行业,使他们具有更强的能力,在工作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提升。我们需要提供一个Saas的服务,同时基于他们的需求建立标准化的模块,在工作台上增加更多模块,来更好的赋能行业和解决行业的问题。”唐荣兴说。

走进用户,到业务一线去,是亮风台探索垂直行业痛点的秘诀。以标杆客户作为重点,亮风台会去摸索在一个行业里面的典型的场景,利用自己的自主研发的能力,快速的顺应场景,然后形成几个可规模复制的模式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软硬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

“修机器的时候不仅要看,还要听,有经验的师傅擅长听。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远程通信一般会做各种降噪处理,声音很饱满,那就是需要听现实声音,怎么办?所以当听到这个需求的时候,我很高兴,以后这也许会是一个客户需求,我可能会比别人先解决这个痛点。”廖春元说。

亮风台已经找到了一些重点的场景,比如,在智能制造行业中,视觉指导和远程指导就是最常涉及的场景。然后通过与行业标杆企业的合作,来对产品进行定义,保证符合行业的共同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标杆客户往往也是行业的风向标,当他们开始采用这种解决方案时,行业内的其它人也会考虑进行跟随。

在产品拓展过程中,亮风台所具备的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之一。对于互联网客户而言,它们的研发能力足以支撑其使用亮风台提供的SDK进行研发。但是,传统企业往往难以完全驾驭AR系统,需要有人为其提供软硬结合的服务能力。这往往是巨头难以实现的能力,而恰好会成为亮风台这样的创业公司的机会。

亮风台希望在更加聚焦和垂直的前提下,加强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同时将这种能力开放出来。“比如说一个智慧城市的方案,它可以把我们的AR安全解决方案整合到里面去。也就是在多个层面上提供能力值,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互补,可能我们在AR上比较强,但是其他的合作伙伴可能在其它能力上比较强。”廖春元表示。这也是“Alpha合作伙伴计划”的初衷。

亮风台的几个创始人在中学的时候曾经一起爬过云南昭通的一座海拔3400多米、叫作“凉风台”的山峰。他们在那里待了一晚上,在第二天早上看到了云贵高原上的云海日出。这个精力也正如亮风台的创业过程,创业七年之后,他们在等待日出一刻的到来。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加微信号:xinshangye2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主编正在输入...

你用过哪些AR应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