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子坊:偶得浮生半日闲

 浣花山房 2021-02-03

       6月初赴上海参展,夜间无事,也曾与同事登东方明珠塔,赏黄浦江两岸夜景。魔都贵为经济与金融中心,夜上海的繁荣景象自然名不虚传。然而窗外重叠绚烂的霓虹以及塔内络绎的人群,时刻提醒着你这个大都市的拥挤与快节奏。

       由于行程临时变化,次日突然多出了大半天的时间,让我可以稍微走进上海的街衢巷闾,近距离感受原生气息。

       无事一身轻,遂背起行李,独自街头漫步。五月的上海已经是盈盈的初夏味道,枝头泛着晴翠的绿意,陕西北路的老建筑有着她独特的魅力,古朴而又优雅。在街角的星巴克慢慢品一杯柚子冰茶,看行人三三两两,居然是悠然安逸的感觉。

       手机随意搜索附件的景点,田子坊就这样出现在我的眼前。

      田子坊由泰康路上的志成坊、平愿坊和天成里组成,1999年画家黄永玉给这一带旧弄堂起了“田子坊”这个雅号。田子方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画家,现在加了一个土字旁,其寓意自然就妙不可言了。

       田子坊既保留了老上海里弄拥挤、喧嚣的生活印迹,又融进了上海骨子里的精致、浪漫和小资情调。走入田字坊第一眼就看到空中如蜘蛛网状的电线,如时光隧道,带你回到五六十年代的老上海。

       里弄里窄小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或悠然地逛街,或淡然地坐在店边品着咖啡,或喝酒和朋友聊着天,或干脆着什么也不做,独自坐着发呆。这里的悠闲和慵懒,与外滩十里洋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在这个闲散的上午,明媚的阳光懒懒地撒在墙上,空中飘散着慵懒的气味,随便在巷子深处找个位置,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欣赏你的欢喜,享受一下“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味道。

       在城市改造中如何保留其原有的历史价值,甚至增添更具魅力的元素,田子坊是一个成功典范。田子坊依托老弄堂石库门建筑和街道遗留的旧厂房进行改造,不是拆迁、也不是新建,开始其创意产业模式的发展,逐渐吸引了一批中青年创意人才在这里开设工作室、艺术中心。如今,田子坊已成为上海著名视觉创意设计基地,被外界称为“上海的苏荷(SOHO)”和视觉艺术“硅谷”。

       在田子坊,老外比中国人还多,可见田子坊在老外心目中的地位了。哪位在游记里说道:在田子坊,你可以不带钞票,但不能不带相机,因为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画面出现。确实,这里横七竖八的巷子里,每移动几步,总有扑面而来的景致令人产生拍摄留念的冲动。

        如今的田子坊已成为时尚创意的新地标、艺术品的淘宝地、也是文艺青年常去的拍摄地,弄堂里变幻的光影及雅致的场景更是激发了摄影师们无穷的创作灵感。巷子里错落有致的店铺,带着老上海独有的味道,在阳光里静静弥漫。

       我一个人闲逛,既然没有充足时间深入到田子坊的艺术氛围里面,那就选择随意的街拍。五彩缤纷的店面始终会在那里,而不分肤色、表情各异、互不相识的人,却是稍纵即逝,不会重复再现。只是萍水相逢,终于不能幸免,这应该就是缘份。

       里弄民居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和酒吧,空气中满是慵懒的咖啡香味。田子坊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走在田子坊,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视线。

       徜徉在田子坊,徜徉在这缠绵的时光里,我不愿离去。直到最后不得不离去。对于浮生,我们都是过客,幸好,我拥有了这美妙的片刻。

往期回顾:

兴坪佳境胜名高

山水桂林:阳朔西街有味道

上海豫园老街

束河:守护丽江残存的静谧

大研古城:沦落的浮华

寻梦徽州 宏村韵味

寻梦徽州,老街之夜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