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又残酷:你努力一点,老板就能买房买车的两个真实案例!

 简历老撕 2021-02-03


几个月前爆火的打工人的梗,最后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你这么努力,老板很快就能过上他想要的生活。”

这句话是实话,但没有见过真实的案例。

最近看到的案例,结合之前亲戚的案例,才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魅力”之处。


1


谢谢你,老板终于换车了

关于这类创业公司度过生死线后,老员工离职的事情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

一个是大学同学,一个是亲戚。先说大学同学的吧。

那个同学刚毕业进了一家中型公司,在当地也算有名气的公司,算不上顶级名企,但从我一个HR的角度来看,他后面再跳槽同类型规模的公司,问题不大,至少他在职的时候,就经常有人会找他,问他是否有跳槽的打算。

他从这家公司离职后,进了一个朋友的公司,当时忽悠他的是,需要他的一些运营技能,一起把公司做起来。

一开始让他做运营的时候,说的是会给10%的提成,这看起来还蛮多的了。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他负责的项目营收一年做到了100万。

可能对于一家成熟的公司来说这可能很少,一天都不够,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个项目100万的营收,利润可以达到四五十万,足够一家公司活下去了。

但这时候很狗血的地方来了。当时说好的10%的提成,按照毛利计算,他可以拿到手的至少是3-4万的提成。

可是最后老板各种找理由,只给了5000块的提成。这个同学就想起了当时在谈提成时候的一件事。

他和老板说,提成的方案应该要写一个补充协议。但老板说,这种事没有写在协议里面的。

所以,为后面被坑,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但更让人无语的事情在后面,这个同学要离职了,老板却扣了他最后一个月的提成,跟他说,需要让他签一个保密协议,才能把提成给他。

这东西,是不是有点奇葩了?谈提成的时候不签,最后为了自保,就扣别人提成来让员工签保密协议?

最后他有没有签也不清楚,反正我知道的是,这个同学后来跳去了大厂,现在薪资也比当时翻了两三倍。

当然,说回最初的话题,这个老板,也在这个同学离职后不到半年内,把自己的的一辆二手车,换成了一辆30万多万的新车。

所以,你努力一点,让你一起创业的老板就可以换车了。


2


谢谢你,老板买房了

另一个故事,是我的一个亲戚,之前去他家,几个比较熟悉的人谈起他创业的故事时候知道的。

在10多年前,他已经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监,年薪也有10万左右,在当时的房价背景下,以他的薪资,扣除刚性开支,足够在厦门买一套房了。

后来由于想创业的想法,他和自己一个朋友创业做了一个塑料模加工厂,类似手机膜。从一开始公司的3个工人,经过3年,变成了80多人的公司。

但在他工作加班的时候,另一个朋友则有点甩手掌柜的意思,在公司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是这个亲戚负责的。而实际销售和财务部分,则是他朋友负责的。

这就造成了非常尴尬的局面,亲戚负责苦力活碰不到钱。

而在亲戚需要用到钱的时候,这个老板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最后两个人只好散伙。

亲戚撤回了自己入股的资金,以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作为结算,离开了那家公司。

最后呢?那个老板自己不擅长管理,就从当地的一家同类制造业公司请了一个高管,帮忙管理公司。过了几年后,据说公司盈利一年就能有上千万,在当地买了几套房。

所以,你努力一点,让你一起创业的老板就可以买房了。


3


搞钱就搞钱,千万别动情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最困难的其实是0-1的过程,整个公司的体系、制度、产品、方向都是不明确的,也是最难的时候。

但往往是这个阶段,最考验团队能否和你一起吃苦。

现实是,大部分老板格局太小,只想着自己一亩三分地,造成创始团队成员的离开,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当然,这时候如果公司还活着,老板会过得不错,一年几十、上百万的收入肯定是有的。

而创始团队的人被榨干了以后,只能换另一个公司,继续当打工人。

也是由于老板格局太小,分赃不均,只想自己的利益,造成了大部分公司做不大的原因,只能活着,赚个小钱。

所以有时候创业公司老板跟你说:“把公司当成家”,这样的鬼话就别信了。

在奇葩说里,这句话的最好回复是:我就该把公司当成家,家里的钱我可是想花就花。

-End-

最后说说几点建议,对于问我,创业公司值不值得去的问题:

不是迫不得已,千万不要去小公司,特别是几个人的初创公司。你想努力当阿里的十八罗汉,那你的老板也得是马云。

不管去哪一家公司,和老板只需要谈钱,不需要谈感情。交易就交易,别动心。

任何与钱有关的事情,口说无凭,用白纸黑字写清楚。如果今天不写,明天可能变成雷。

今天的所有一段经历,都是在为自己的明天赋能。与别人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