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降伏愤怒的心

 大侃说 2021-02-03

人生中的不开心大都是情绪引起的,长期的负面情绪又会反应到身体上,比如痛疼,失眠,焦虑。那么如何管理情绪就成为人人需要学习的课题,它不会无缘无故的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去。

有的人容易被愤怒控制,有的人容易被嫉妒控制,有的人容易被嗔恨控制。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联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不能像婴儿那样纯粹呢?这也是人生应该追求的。

想要降伏其心,先要了解情绪的来源。最常见的是愤怒。表在外,伤在内。愤怒是人的本能,在原始社会是有益的,为了吓退周围的敌人。所以把怒气发在真正让你生气的人身上才有用。

但并不是所以的愤怒都能发泄出去,比如老板,上司,或者认为比自己强的人。

这个时候容易形成迁怒,而且迁怒即伤己,又伤他人。最终都会发泄到弱小的人身上,情绪也没有释放。

工作时被批评了,回到家又看到孩子没完成作业,那么孩子就容易成为发泄的对象。

与其说愤怒控制你,不如说你是在选择对象发怒,如果这个时候班主任来电话,你的语气又会变得平和,挂上电话又变的严厉,这就是人性。

在心理学里把迁怒称为“踢猫效应”,源自一则寓言:一位骑士晚上被领主批评后回到家,对没有及时迎接的管家大发脾气,管家心里窝着火,回家找了鸡毛蒜皮的理由,把妻子骂了一顿,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哒,上去给儿子一个耳光,儿子莫名其妙的挨了巴掌,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躺在身边的猫踢了个跟头,猫喵的一声跑了......

这就是迁怒的传播性,最终都会结束在弱小的身上。但情绪并没有因为你的发怒释放出来,因为对象错了。

情绪的失控一般在家庭教育里已经养成。从小的情绪被压抑,总是被批评和责备。情绪就会一直留在身体里。

当进入青春期,这种被压抑的情绪总会时不时冒出来,而父母会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你要知道,我们对外的人际关系都是和父母关系的延伸。每一个过去的经历都会成为铭记,当下的怒气或许是激活了曾经的铭记。这就为什么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觉得无所谓,有的人会吵起来,甚至杀人。

并不是这句话的问题,是这句话唤醒了家庭教育里被忽视的心理,里面含有与父母的对抗。

学会反思当下情绪产生的起因,对控制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上司批评你,因为自己错了,那么要虚心的改正;如果因为迁怒,那么你要用宽容的心对待,这不是他的错。

那些由于过去的铭记产生的愤怒,是缺少爱的表现。当你每天坚持爱自己,赞美自己就会改善,就会改变记忆,有爱就不会有怒。

改变并不难。每天用爱自己开启新的一天;用自律提升自己的承载。当你的行为与过去不一样时,性格也就随之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