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手告诉你,反手拧拉衔接快撕,就三点!-国球汇

 12345csdms 2021-02-04

乒乓国球汇 2014-07-16

技术示范:闫铭辉

1997 年 3 月出生

右手横板两面反胶打法

2013 年 12 月进入国家二队

曾获 2013 年青少年巡回赛男单亚军

文/可晨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丨丨丨第一点:顶肩时注意前臂手腕的放松

闫铭辉在这两板反手动作的使用上几乎采用了相同的击球原理,其最有特点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动作就是“顶肩”,它不同于“架肩”,在整体动作中的作用相当于正手动作中转腰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反手动作的稳定性,并且在击球前能代替手找到合适的击球点,使手臂得到充分放松。如果手臂处于僵硬状态的话,说明肩不是有意被顶了起来,而是使用者不自觉地架了起来,那样会大大影响击球实效。所以用顶肩增加动作稳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前臂和手腕的放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丨丨丨第二点:引手过程由松到紧

如果能够做出正确的顶肩动作,那么击球前的引手也就不成问题了。反手拧拉之所以能拉出高质量,关键在于击球前手腕后引转动的动作。想要充分发力,就一定要转动足够的幅度,图3 和 10 中展现了闫铭辉击球前的手腕引手动作,他基本已经转到了最大的角度,并且根据来球调控了板形。手腕向后转动的过程并不是在完全放松的条件下完成的,它是一个由松至紧的过程,就好像拧紧的发条一样,根据来球的情况,可以随时发出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丨丨丨第三点:保证击球重心要实在

闫铭辉这两板反手击球所面对的来球旋转有所区别 :第一板拧拉的是下旋球,第二板快撕的是上旋球,所以在击球点和击球部位的选择上也有所区分。图 4 与图 10-11 分别展现了他在两板球触球瞬间的手法调节。第一板处理下降前期,板形偏立,发力方向往上居多;第二板处理上升前期,板形更平,发力方向几乎都是向前的。这两板球的区别充分说明了面对不同来球要采用不同的手法去调节弧线,水平越高,对手上细微调节的要求也就越高。闫铭辉除了在头脑中储存了快速衔接的意识外,在击球动作上也尽可能加快了衔接的流畅度。在第一板拧拉击球前,他保证了一个非常实的重心,两脚都抓住了地,确保了击球的质量,所在他在击球时能够把力量充分释放。随后,他迅速通过协调的腿上配合,调整了身体的位置,为了下一板快撕的衔接做好了铺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