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工作量导向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

 宇尘埃的图书馆 2021-02-04

谈到项目管理,大家都会立即想到质量、进度和成本这三要素。其中,对于软件研发项目的成本而言,工作量是TOTAL COST(总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而,软件研发项目的成本预算很大程度上近似等同于工作量预算。于是,工作量导向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在一些软件公司竟然渐渐成了一种“文化”。

    所谓工作量为导向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有三个明显特征:
    1、项目经理思考项目管理时,总是先想到工作量;
    2、项目成员思考项目任务时,总是先想到工作量;
    3、公司/团队进行成员考核时,工作量都成了主要的考核指标;

久而久之,随着这种思维方式的蔓延,工作量日益成为每个项目组相关人员优先考虑的问题。对于工程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来说,工作量导向并无大害,甚至有好处。比如搬砖、挖土、采矿、冶炼、零件加工,这些工作在工艺过程规范化的现代产业中被极大的标准化了,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直接决定着产出:工作量大,产出大,反之亦然。因此,在上述场景里以工作量为导向有较强的积极意义。 对于软件项目,尤其是研发项目,很大程度上产出的是“IDEA”。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软件研发项目的实际产出与工作量投入并不成正比,甚至也很难把代码行数/功能点数这类所谓的通常量化指标,真正纳入考核当中去。

假如:

做美工不把如何设计出新颖友好的UI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花多少时间、做多少个页面放在第一位;

工程师不把完成设计目标放在第一位,而把用多少工作量、开发多少模块、写多少行代码放在第一位;

项目经理不把项目的整体效益放在一位,而把预算控制和验收报告放在第一位;

......

客观说,这不是结果导向,而是舍本逐末了。

总的讲,工作量导向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目前时机还远未成熟,需要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的程度进一步提升。随着产业的日益成熟,工作量导向也将发挥出其价值(比如机器人编程成为软件开发的主要方式)。

就当前发展阶段而言,具体到软件研发项目管理,我们要逐渐从工作量导向、验收导向中解放出来:要规范、更要专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