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这些宝贵的膜 你知道怎样保护吗?

 满血满魔 2021-02-04

角膜、滑膜、胃黏膜……我们的身体中有不少宝贵的膜,它们保护着我们的器官,维护机体功能。但同时,它们也很娇嫩,我们一些不经意的举动或习惯就可能让它们受到伤害。如何呵护这些宝贵的“膜”?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耳鼓膜

一周前,家住金凤区的李先生因耳朵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耳内窥镜检查时发现李先生的耳鼓膜出现了穿孔。一询问,才知道李先生有自己掏耳朵的习惯,出现耳鼓膜穿孔多半是不正确掏耳朵导致。

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马涛告诉记者,鼓膜是外耳道与鼓室间一层灰白色、半透明、有弹性的薄膜,外形如漏斗,又称耳膜。外界声音通过空气传导到耳内鼓膜,就像用鼓槌敲击鼓面,当振动传递给大脑,我们就能感知声音。鼓膜非常“娇气”,我们平时的一些小习惯可能会伤害到鼓膜。

“比如有些人喜欢用棉棒、发卡等物品挖耳朵,很容易进入太深,损伤到鼓膜。还有些人在挖耳朵的时候,不小心被别人碰到,挖耳朵所用器物可能进入外耳道深部,损伤鼓膜。还有一些孩子,喜欢往耳朵里面塞东西,如果这个物品太过尖锐,也容易损伤到鼓膜。”马涛举例说。也有媒体报道,有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脾气上来,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结果致其耳鼓膜穿孔。像撞击、耳光等会使外界气压迅速变化,造成外耳道气压增大,耳内压力与外耳道相比会形成负压,导致鼓膜破裂。

马涛建议,保护耳鼓膜,平时应避免随意掏耳朵、将异物塞入耳朵。游泳时也要注意保护鼓膜,最好佩戴耳塞,防止水灌入耳朵里损害耳膜。

子宫内膜

打个比方,女性受孕后的胚胎就像是一颗种子,而子宫内膜就像土壤,随着种子慢慢长大,就需要落地生根,只有子宫内膜正常,才能够让胚胎很好的着床发育,如果子宫内膜过薄或者过厚,都可能影响胚胎的着床以及发育。

“一些年轻女性平时不注意防护,因意外怀孕多次流产,导致子宫内膜已经很薄了。等到想怀孕时,又发现很难成功,有的怀孕后易胚胎停孕,这样的情况在门诊很多见,治疗起来也棘手。”银川市中医医院不孕症门诊专家、妇科主任医师潘丽惋惜地说。

潘主任建议,年轻女性首先应注意科学避孕,因为多次流产,易导致子宫内膜粘连,造成不孕;生活中,肚子反复疼的、白带多的女性,一定要及时就医,防止盆腔感染。如果出现月经量稀少、怀孕困难以及反复流产,建议就诊。

胃黏膜

胃黏膜像一道“防火墙”,它不但保护着胃组织不被各类危险因素侵害,还可以分泌消化液(胃酸、胃蛋白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吃饭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是常有的事,但这是胃黏膜最不喜欢的。”宁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飞雄介绍,年轻人爱吃的热辣食品、烧烤、火锅等都会刺激胃黏膜;另外,经常吸烟、熬夜,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也容易对胃黏膜产生不利的影响。

保护胃黏膜,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易损害胃黏膜的药物;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

口腔黏膜

口腔溃疡困扰,你一定有过吧?它其实就是口腔黏膜受损的后果。“口腔黏膜分泌出的黏液对口腔具有保护作用,但怕损、怕脏。老年人口腔黏膜萎缩、干燥、缺乏弹性,若残留的牙根、牙冠长期摩擦容易造成机械性创伤,使黏膜经常溃疡、糜烂,诱发口腔溃疡,甚至是口腔癌。”银川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飞提醒。

保护口腔黏膜最重要的方法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做口腔检查、洗牙等,如有坏牙要及时修补或拔掉。佩戴假牙的老年朋友,更得注意义齿的清洁,保持口腔卫生。

滑膜

我们的关节活动时并不是“硬碰硬”的。滑膜是附着在关节软骨上的一种组织,它可以分泌少量滑液(关节液),对关节面、软骨进行润滑滋养,防止关节因受损发生功能障碍。另外,滑膜对滑液的分泌还有调节作用,多余的滑液可以被吸收。

“滑膜默默无闻地保护着关节,一旦受损,不能正常分泌或吸收关节润滑液,就会造成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或因关节积液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对健身人群来说,膝关节滑膜炎很常见。”宁夏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宁夏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运动医学专家赵飞介绍。

要想减缓关节老化,保护好滑膜这层“外套”是重要一环。恰当的运动方式是预防滑膜炎最有效的方法。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关节突然疼了、肿了,这时就要休息了,并且及时就诊,有些人可能休息上3~5天,或者用一点药,很快就好了。但有些人发现膝关节疼,还是坚持运动,滑膜炎耽误了很长时间,反复出现关节腔积液,治疗控制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眼角膜

“角膜在眼球的正前方,薄薄的一层膜,无色透明,呈圆盘状,形态类似隐形眼镜。如果我们把眼睛比作相机,角膜就相当于一个‘小镜头’。”宁夏眼科医院院长盛迅伦介绍,“正常的角膜就像水晶一样透明清澈,如果角膜变得混浊,就会影响到相机影像的质量。圆锥角膜、角膜变性疾病、外伤、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都可能让角膜发生病变,导致角膜混浊甚至是失明。”

盛院长建议,保护角膜,一方面要防止外伤和感染。当眼睛出现红、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不要拖延。“有些病人眼部感染,拖到几乎穿孔时才来就诊,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另外,平时也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随意用眼药水或其他液体冲洗眼睛,以免造成角膜损伤。(记者 刘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