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岛第29期活动预告

 劳月 2021-02-05

下个周六(4月6日)下午14:00,欢迎你来曙光路73号浙江图书馆一楼文澜演讲厅,参加读书岛第29期活动,听徐迅雷老师聊阅读和写作。

本次活动分享的图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的徐迅雷散文集《在大地上寻找花朵》。全书分大地第一、大道第二、大端第三、大写第四4个部分,收录徐迅雷撰写的各类散文67篇,有抒情散文、写人散文、叙事散文、记游散文、随笔散文。这部散文集文字优美,思想优渥,入口即化,甘之如饴,是一部充满着爱与暖的好书。

作家涂国文曾经这样评价:“徐迅雷笔下的文字,或犀利、或冲淡,或激扬、或娴静,或冷峻、或幽默,或幽深、或显豁,或睿智、或诗意,或冰寒、或温暖,概括精准,形象鲜活,文质优美,摇曳生姿,具有非常强的文学性。”

徐迅雷是著名杂文家、作家、评论家,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现任《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

已出版《只为苍生说人话》《让思想醒着》《中国杂文·徐迅雷集》《相思的卡片》《敬畏与底线》《知知而行行》《这个世界的魂》《只是历史已清零》《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权力与笼子》《温柔和激荡》《杭城群星闪耀时》《在大地上寻找花朵》(后七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与徐鼎鼎的合集《认知与情怀》、编选的《现代大学校长文丛·梅贻琦卷》等。

特别告知:徐迅雷老师特意准备了50本他的作品签名本赠送给参加读书岛活动的前50位读者。务请大家早点到场哦!

附录:“徐迅雷现象”引关注 时代需要新的思想家

作者:张向芳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杭州日报

从2011年到现在,5年时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徐迅雷5部杂文集。作为拥有多部著作的杂文家、作家、评论家,“徐迅雷现象”引起了社会关注。

对,就是杭州读者天天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个评论员徐迅雷。写了整整10年文章,在都市快报写了9年,现在他是《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

12月1日下午,徐迅雷作品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浙江省杂文学会联合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艺兵,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光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桑士达等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有女粉丝专程送来鲜花,知名艺术家现场赠送了对联。

跟徐迅雷共事10多年的杭报集团副总编辑、都市快报社社长杨星,对徐迅雷的为文为人都做了评价:因为热爱和责任,对写作全力以赴;对文章体现的人文关怀,身体力行。

——为了写作,徐迅雷1999年弃政从文,中途又辞去报社管理岗位,迄今已发表随笔、杂文、书评、时评等3000余篇,出版图书多部;16年来,他坚持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先后捐赠20多万元。

“任性”的出版社编辑,是怎么被打动的?

读起来“爽”,有价值,读者认可这个“蛋”

直到研讨会前一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罗财勇才跟徐迅雷正式见面。

对徐迅雷第一次寄去的书稿,他印象很深,“A4纸打印的,一本书那么厚,还寄了张光盘。”——细心、认真是徐迅雷的特点,5次书稿他都采用这种方式邮寄。

读了徐迅雷的文章,罗财勇的感觉一个字:“爽”!就这样,没有任何的牵线搭桥,单纯凭着文字的魅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徐迅雷的《这个世界的魂》。

事实上,这本书的文稿徐迅雷当年刻了5张光盘,分别寄给5家出版社。其他4家出版社不是没有音讯,就是告诉他这样的书“没有市场”。

相比之下,罗财勇对徐迅雷的作品“一见钟情”,看中的是文本的价值,在社科、人文类书籍比较小众的市场环境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显得很“任性”。

事实证明了徐迅雷作品的关注度和美誉度。《这个世界的魂》被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主动推荐,他的杂文也被中学生所喜欢——今年夏天萧山高考女状元韩可欣,爱好就是“读金庸的小说和徐迅雷的杂文”。

而曾被拒绝的随笔集,市场反馈如何呢?《这个世界的魂》4次印刷,其他几本也都多次印刷。罗财勇说,判断一本书好不好,看它的加印量,读者认可了,说明这个“蛋”下好了。

专家学生都爱的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

每天10小时的阅读和积累只为2小时写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的5部徐迅雷杂文集,依次为《这个世界的魂》《只是历史已清零》《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权力与笼子》《温柔和激荡》。

这5部作品以人物随笔、叙事随笔、杂文及评论为主,内容既有对历史和现实人物的评论,也有对历史、现实事件的思考,还有对人与人性的反思。

徐迅雷秉承的“百姓立场、公民写作”传统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写作风格,为他赢得读者和赞誉。12月1日的研讨会上,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桑士达说,时代需要有新的思想家。

这些优秀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靠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以及杂文家的思考和天生的血气。

以给报纸写评论为例,2小时的落笔之前,每天需要10个小时的阅读和积累。徐迅雷说: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写空掉。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万光政“爆料”说,为了写一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评论,徐迅雷买了800多元钱的书来读。

家中30多个书柜,已经容纳不下徐迅雷的书,他家的电视机,上、左、右全被做了书架,床头也设计了书架,家中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被他充分利用。

这个在书中看透大千世界的杂文家,没上过杭州的酒吧,西湖也去得不多,就这样一心一意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在文字中跟读者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