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体理性与整体理性的冲突

 用哲学改变生活 2021-02-05

现实再骨感,人们的生活终归还是要继续的,人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脚步从不止息,更何况,从来自以为是的人类还天生就有自欺欺人地自找有乐的本领,所以,哲学的发展,对于普通人,才显得不那么迫切,所以,哲学自会以自有的节奏前进,哲学家们再着急也没有用。
       在早期生活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群体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升。在彻底克服了生存不易的窘迫后,生活资料的相对富余使人类如梦魇般的外部环境压力绝对降低,反而使私有制所造成的内部压力上升为主要矛盾——私有制放大了人类自私自利的贪心,使人与人之间因财产占有差异而造成彼此间心态的绝对不平衡,因此必然普遍产生相互不信任的防范心理,这是人性扭曲之始,且随时间发展而日益加重。这时,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得不由一致对抗外部压力整体转向到广泛维护稳定的内部消耗上来,人们不得不把因外部环境压力减轻所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来对付对内关系(维稳)上来。

       于是,人类文明进步了,人性却不可救药地堕落了——其实是实质上的扭曲。于是,伴随人类闲暇一起产生的哲学,从一出生开始就肩负着认识并纠正人类扭曲的人性的使命。

所以,是在私有制的产生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中自私与贪婪那一面儿被片面放大了,从而导致人的社会属性所代表的善彻底落败于人的自然属性所代表的恶。这意味着人类的个体理性提前成熟了,而人类整体理性却相对晚些才开始萌发。在整体理性不得成熟之前,人类整体理性所代表的社会属性的善必须向个体惰性的恶妥协——人性的大大厦开始倾斜,所以人类才开始了漫长的带病运行史,并同时演绎了自己漫长的血泪史——自相残害史。自作孽啊!
      人类实现这样的转向虽然痛苦,但这也是人类文明从零开始起步的必然成本和代价,唯心地理解成宿命也是合情合理的。人们在唯心思想中幻想天堂与神的世界的美好,便是潜意识里对哲学终极自由的追求,那也相当于变相承认,不得哲学化的所有人只是凡人,是初级的人,不是高级的神人。

正统哲学的发展必以唯物哲学彻底消解唯心哲学为整个过程,也就是把每个人都变成神一样自由存在的过程。那样的人既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完美结合的人,也是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完美融合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再次强调,从“更好的理性只为服务于人更好地过感性生活”的角度看,人类也要彻底消解神的不合理存在,把神的一切荣耀复归于人本身。

所以,我们坚决不能盲目地把理性一词一厢情愿地理解成褒义词,因为缺乏必要的感性补充的理性是冰冷的。幸好人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体,只是因为人类整体理性程度不高,制约了人性的完美表现。所以我要说,无论是过于感性还是过于理性的人,其实都是不合格的人,反之……
      人类整体理性很不合格这样的窘迫现状一直不能根本改观,就是因为人类哲学整体水平属实不高,于是人类自我改造的路也就显得无比的漫长。人类发展哲学的全部目的就在于通过整体理性的提高逐渐消解私有制的不合理存在,直到促进其彻底消灭,人类的理性思想与感性生活才能同时达到最高境界。所以,私有制只是人类在很长历史期间里不得消解的暂时宿命,绝对不是永远的宿命。
  只有将高度的整体理性养成人类普遍的习惯(默契)了,人类才能不过分理性地彼此冷漠,才能彻底摆脱压抑人类已久的宿命,人类才能过上真正美好的感性——自由——生活。前提,控制好每个人的个体理性。

      请问,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你做好这样的准备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