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政治关于“基础”的知识点有哪些?

 月之梦小涓 2021-02-05

(一)、经济生活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4、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7、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二)、政治生活

  1、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2、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3、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5、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6、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7、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8、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10、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1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12、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三)、文化生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5、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6、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过程。

  9、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四)、生活与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3、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8、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9、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0、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