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无非三个问题:事、人、心。 佛家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这些年,“断舍离”风靡全球。 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于居所、物品等外在事物的表层上。 真正要断舍离的,其实是我们的心。 01
作家周国平说:
世间最无能为力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 1976年,金庸最疼爱的大儿子查传侠在美国自缢身亡。 那时他正在与妻子朱玫闹离婚。 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时,金庸还在报馆工作,要写报评。 很灰心,很难过,但他只能继续一边写,一边流眼泪。 很久以后,在修订《倚天屠龙记》时,他在后记里写了一段话: “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 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因为还未经历,所以他还没理解这“丧子之痛”。 待到真正懂得,却不可与外人道也。 中年丧子,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生中的重大打击。 到了晚年,金庸依然提起时会伤痛,但是他没有停留在悲伤中出不来。 那些愁苦,化成创作的光。 总有一些事,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那个结局时,不妨告诉自己,当断。 面对无能为力的事,当断。唯此,生活还能继续。 02
听过一句话: “这世间最难熬的,莫过于徒手摘星,爱而不得。” 从前有个书生,被未婚妻抛弃了。 他一直郁郁寡欢,不知为什么竟和她无缘。 有一日,有一个云游僧人路过,掏了一面镜子给他看。 镜像里,是一片茫茫大海,一名女子遇害后,一丝不挂地躺在沙滩上。 有一个人经过,看了一眼,走了。 第二个人经过,将衣服脱下,为她盖上。 第三个人经过,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告诉他,那具女尸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经过的人。 她今生与你相恋,是为了还你一个情,但第三个人,才是她要一生报答的人,也是她如今的夫君。 书生一听,恍然大悟。 中国人讲究缘。 相识是缘,相聚是缘,看着舒服,叫有眼缘。 红尘中,男男女女,分分合合,总有情深缘浅,亦会有佳偶良缘。 缘去缘留,多在一念之间。 有些人和你无缘,说再多的话都不会懂,做更多的付出也不会有回报。 有缘的人,无需多言,不用揣摩,如清风自在,蝴蝶自来。 生命中与你无缘的人,当舍。此处若无缘,他处或有良缘。 03
作家冯唐说: “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45岁的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空有一身抱负与文才,却只能谪居此地。 在失败与无奈中,换作他人,或许纵欲声色,自暴自弃。 可是,他是苏东坡。 他认认真真地去种田,麦子、豆子、青菜、瓜果甚至茶叶,吃穿用的,他都种上了。 吃不起牛肉,他便发明出了“东坡肉”。 偶尔和朋友去划船游江,写出了千古名篇《赤壁赋》。 他不得意,不失意,友人感叹生命短暂,他却安慰要珍惜这一时一刻的清风明月,便是我们的所得与难得。 后来,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醒他,“惟愿深自爱重。” 苏东坡心里不烦吗? 他不觉得冤屈吗,还有很多同事好友被自己牵连? 他对事业没有更高的追求吗? 一定是有的,不然也不会说出“黄州如在井底”这样的话。 但是,他没有任自己被这些烦欲、执念所牵制,而是选择断舍离,选择活在当下。 恳切真诚。 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不过是得不到、爱不得、做不了。 ▽ 有时候,总是心有执念,不过是因为我们觉得抓住它会弥补那份遗憾。 但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 握紧双手,只是空空的虚无。 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一整个世界。 心中烦欲与执念,当离。 断、舍、离。 是治愈人生的一剂良药。 无能为力的事,断。 无缘的人,舍。 心中烦欲与执念,离。 唯愿你过往不恋,未来不迎,方才不负当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