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夔门雄风天下传/艾 华

 读在现场 2021-02-07

年少时,从父辈们口中听到这样几句顺口溜:

峨眉天下秀,

青城天下幽,

剑门天下险,

夔门天下雄。

好家伙!天府美景似乎都成了天下之冠。

这是不是"谁不说咱家乡好"之类的自夸自赞呢?

然而,当我成年后亲眼看见瞿塘天险、夔门雄关时,还是生平第一次被那夺人心魄的气派惊悚了!

川江奔腾、壁立千仞,惊涛拍岸,吼声如雷。呼啸而来的长江被白盐、赤甲二山夹成了一股憋屈的急流,咆哮怒吼着向东而去。人立船舷,顿感天狭地暗,峡风袭人。激流翻滚的波涛,咄咄逼近的峭壁,霸道得使人快要窒息。还没等翘首仰望者喘过气来,轮船已随滔滔江流冲过了激流险滩。

这就是仰慕已久的夔门!

这就是天造地设赋予排山倒海之势的天险夔门!

这就是千年风雨难撼、万载雷霆难摧的巍巍雄关夔门!

峨眉青城三峡幽,巴山蜀水任我游。儿时听到的民谣变成了我畅游大好河山的执着追求。

于是乎,我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这举世闻名的三峡之门,在高山峡谷间感受这千年雄关的惊天气魄,在浩荡江流中细细把味长江母亲河的磅礴意志与中华民族历经劫难、生生不息的文明之精魂。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早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就已经诞生了。但那时的古长江仅仅是三段互不相连的小小内陆河。若与今天的浩荡大江相比,那简直就是在神州古陆上流淌的山间小溪。

很难想象,在苍茫久远的古蜀盆地,在混沌蛮荒的巴蜀鄂西一带,长江小溪经历了多少由陆变海、由海升陆的千般折腾,遭遇了多少山崩地裂、惊心动魄的块板冲撞、地塌天翻。一直到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历经劫难的长江才终于撞破夔门,穿透巫山,冲过西陵,浩浩荡荡地奔向大海。

当今之夔门,江流奔涌,天堑通途。可在早些年间,瞿塘口依然危机四伏,其险恶犹如挑战鬼门关!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流传已久的一首民谣,唱出了船工、纤夫的生离死别、千年血泪,万世辛酸。

滟滪到底有多大?用词海主编舒新城先生的话来讲,"我们于五时经滟滪堆,其大不知倍于几千几百头牛……"

滟滪堆是横挡在瞿塘峡口长约40米、宽15米的一块礁石。冬季水枯时,滟滪堆高出江面约26米。夏季洪水期有时冒出江面,有时又没入水中。急流撞礁,漩涡密布,令人防不胜防。

夏季洪水暴涨,一江怒水直冲滟滪堆,狂澜腾空而起,怪流百转千回。船到此时如离弦之箭,船工胆战心惊。如朝滟滪礁而去,可保安全无忧。但经验不足的船长往往早早避开,哪知乱七八糟的回流漩涡冲偏了船行方向,正好迎头撞上,船只顷刻间粉身碎骨……

千百年来,就在这瞿塘峡口,夔门滟滪堆下,不知有多少来往船只船客、船工纤夫葬身鱼腹,吞没了多少无辜冤魂!

1958年春天,开国伟人乘轮船途经此地,听到船长唱起的"滟滪歌",当即掷地发声:多少年来阻挡川江航运的如此怪物,何不炸掉?!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督导下,有关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攀上滟滪堆测量,用了数千公斤炸药,终于在第二年枯水期将其炸除。消除了船工、纤夫的千年噩梦,使峡江航行畅通无阻。

夔门雄关巍峨险峻,但似乎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巴蜀四面环山,"盆地意识"应运而生。川人要想有所作为,须打破地域狭小封闭的不良影响,放眼观世界,冲出夔门地阔天宽。

20世纪初以来,军阀混战,内忧外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朱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平民子弟,在乱世中闯出夔门,遨游神州、漂洋过海探求真理,练成了水中蛟龙,国之栋梁,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立下了光照日月的卓越功勋。

中国古代诗仙太白、居士东坡青年时代走出夔门,写下了《蜀道难》惊世佳作、"大江东去"的壮美诗篇。

现代郭沫若、巴金走出夔门,成就了一代文史专家、社会活动家,世人推崇的文学泰斗。

夔门雄关如铁。古炮台、锁江铁柱雄风犹在。"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八个苍劲有力的摩崖大字至今历历在目。

抗战艰苦岁月,三百五十万川军踏出夔门,奔赴抗日前线各个战场,与日寇拼死血战。有六十多万川军将士血洒疆场,二十六万英烈魂归苍天。川军参战人员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各省之首。川军以低劣的武器,与倭寇血战到底,谱写了可歌可泣、无比悲壮的英雄史诗。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寇誓不还"。舍身报国斩敌寇,壮士热血洒江山。

夔门雄关、三峡天险,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日寇进犯川鄂的脚步,但阻止不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他们在陪都重庆、省会成都等多处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狂轰滥炸,造成了多少灭绝人寰的惊天大惨案;日寇所到之处,丧心病狂地推行"三光政策"、毒气和细菌战,屠村、屠乡、屠城……侵略者的血腥残暴,又岂能动摇中华儿女驱除日寇的壮志雄心和必胜信念!这才是真正的铁壁雄关。

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终于把日本侵略者打出了国土江山。

大江依然东去,神州换了新天。三峡大坝修建,长江截流蓄水,山峰降低,江面抬升,夔门少了些险峻,多了些丰盈和大气。

夔,远古神兽也。相传大禹曾命夔治理水患。夔也是神圣英武的象征。巍巍夔门因此而得名。

大江浩荡,夔门英武。夔门与长江相依相存。长江因夔门而奋进,夔门因长江而壮美。长江冲出夔门,这可是百万个世纪艰难而痛苦的浩大工程,天地自然间震撼寰宇的鬼斧神工。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长江三峡险幽峻美、气象万千的惊世奇观。我们也才能唱响生生不息、回荡天外的长江之歌。

神奇伟岸的夔门,历经亘古以来的冲击与磨难,巍然屹立不倒。只因他满怀深情地裹护了一条奔流不息、绵延千古的中华血脉。长江母亲河的博大胸怀,滋养蕴育了山川万物的生机勃发、万象更新。长江穿岩破壁、百折不回地奔流入海的壮举,已成为华夏儿女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孕育于母亲河、光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新的时代更为奇葩竞放、璀璨芬芳!

你从远古走来,

一路释放丰采。

高峡平湖惊世界,

夔门雄风万古传。

2021年早春2月

作 者 简 介

刘大敏,笔名艾华、达明、鹤鸣春晓。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四川省南充市人。本人属老三届,参加过“文革”,当过知青,在一大型国企工作三十多年,曾被多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系自由撰稿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从80年代以来,已在国内200多家报刊发表新闻、通讯、特写、散文、论文、科普等各类文章100多万字,图片200多幅,有多篇文章获奖。1999年10月至2015年7月因故停笔。2015年7月至今在《行参菩提》、《百度》、《今日头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表诗文300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