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之一: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1)百溪汇川 道教与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宗教相比,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型宗教。不仅如此,它的创教也与其他大教有所不同。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有一个相对明显的创教时期,而道教的前史特别长,创教活动分散而缓慢,绝非在同一途径、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形成的,并且在很长时间内没有统一而稳定的教团组织,因而道教起源的上限极不易认定。如早期道教的符箓派和丹鼎派,其诞生的情况就十分复杂。符箓派的祈祷、禁咒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但只是在巫术服务于长生成仙的宗旨,依托于道家理论,并建立起自己的教团体系时,才转化为道教,这一转变过程至汉末才初步实现。而丹鼎派重清修炼养、其前身是神仙方术和养生气功等,二者均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道教的理论思想准备早于其组织准备。东汉后期出现《太平经》和《周易参同契》,开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论。然而却无相应的道教组织,只是少数道士师徒授传,魏晋时期的内丹经《黄庭经》和外丹经《抱朴子.内篇》尽管社会影响较大,其社会组织力量仍然很弱小,丹鼎派的这种理论与组织不均衡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神化老子、改造道家,也构成早期道教的主要创教活动之一,在这个意义上,道教又是道家演化派生的产物,《老子》、《庄子》也是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道教的产生实际上是个多源头、多渠道,逐渐靠扰合一的过程,各教派之间互有影响,又独立发展,时间上前后相错,既没有统一的具体创教时间,教名和教徒也缺乏统一的称呼。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带有浓厚的中国原始宗教色彩,其主体内容大致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古代的鬼神思想,即商周时代以前在中华大地就已形成的鬼神崇拜、巫觋占卜与祭祀,也就是人们所概括的天神、人鬼、地祇三大崇拜对象系统;二是源于古代巫术,盛行于战国秦汉时代的神仙方术,即仙人、仙境、仙药等信仰以及方士们寻神山、求仙药的活动;三是两汉之际某些儒生与方士合流,以阴阳五行推验灾异祯祥的谶纬之学;四是两汉黄老道对黄帝、老子的神化,即修道、养寿、仙化的信仰。简言之,殷商的鬼神崇拜、战国末兴起的方术仙道、汉代的谶纬学和黄老道,构成了早期道教的四大信仰要素。这四大信仰要素经过一些学者论述、方士鼓吹、帝王崇拜(如秦襄王和汉武帝)而得以广泛流传,并成为道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显著特征;而道教的组织准备则由继黄老道而兴起的太平道及五斗米道逐步完成。
从战国到汉代,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的黄老学大致有三个流派:一是黄老与刑名法术结合的道德法术家,着重于解黄老学为人君南面之术,即帝王统治术。二是黄老与阴阳五行结合的阴阳数术家,以阴阳、占卜论吉凶。三是黄老与养生之术结合的神仙数术家,在黄老思潮的影响下,古代的医学、房中、神仙等祛病延年的养生术著作,多依托于黄帝。延至东汉,黄老学已侧重于养生、修仙等方面,与西汉侧重于在统治术的黄老学已有所不同。这是黄老学逐步演变为黄老道的过程,也是道教酝酿、发育、接近成形的重要阶段。
(2)最初的重要发展阶段 公元前2 世纪前后的中国,与各帝国竞相崛起的文明发祥地一样,开始了大经济制度的确立。首先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21 年,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继秦之后的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 年)更为繁荣强大。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打破了秦汉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国家大一统局面,起义虽然失败,但各地军阀豪强势力乘机割据混战。此后经过魏、蜀、吴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十六国的动乱,以及南北朝的分裂对峙,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先后经历了约400 年之久的分裂。 在这段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里,战乱频仍,干戈扰攘,人民生活极端痛苦,是一个充满贫困、苦难和死亡的恐怖世界。经济、政治、精神和道德的普遍瓦解,儒家学说在思想上、文化上的" 一统" 地位相对削弱,使人们得以对人的生命乃至世界的本质重新进行思考。这一切都为宗教的滋生泛滥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东汉以来开始形成的道教与外来的佛教都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逐渐成长为封建官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的变化,为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本格局。 就道教而言,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其最初的重要发展阶段,原始道教从民间兴起,并逐步演变发展为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东汉中后期,道教发展已有一个小高潮,民间已形成了太平道、五斗米道等民间道教团体。后因黄巾起义失败、张鲁政权降曹,而一度受到重创。进入魏晋之后,统治阶级对民间的宗教活动分化打击,遏制了早期民间道教组织迅速发展的势头,使之整体趋于衰落。虽然五斗米道在地域上从西南发展到全国各地,并渗入上层集团,但并未改变其" 以鬼道教民" 的特色,在其内部还出现了组织散乱、科律废弛的现象,分化出许多互无统属的道派。 在民间道教活动受到遏制的同时,神仙道教却在魏晋社会上层中兴起。神仙方术之士在社会上十分活跃,并逐渐形成一些师徒相传的神仙道教团体。最初的民间道教也渗入了一些迎合门阀士族需要的神异内容。两晋之际的道教学者葛洪(284-364 年)集早期道教的理论发展之大成,撰《抱朴子内篇》,对以往的神仙信仰和各种方术做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上的阐述,这对道教从原始民间宗教向成熟的官方宗教的方向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以后的道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葛洪去世后,以丹阳士族杨羲、许谧等人制作《上清经》(364 年)为标志,中国南北方出现了由门阀士族道教徒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代表人物先后有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使道教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由此以重视经典科教与神仙养生之术为主要宗旨的道教派别成为道教发展的主流。
民间道教经门阀士族改造后消融在南朝新道教中。发展至隋唐,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都进入鼎盛时期。南北朝以来形成的茅山派、楼观派成为当时道教的正宗,三洞经典体现了道教最高的教义理论和修炼方术,而早期天师道的符箓禳祓之术,仅仅作为经典的一部分和道士入门的初级功课保留下来。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①东汉晚期在民间崛起和形成。 ②三国两晋之际,在抑制中发展,五斗米道出现分化,其一部逐渐与神仙道教合流。 ③东晋以后,民间道教经过改造成为以仙道为中心的成熟的官方化的新道教。道教历经几次变革,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成了从孕育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为此后一千多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