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春丽||敬老院里的婚事

 智泉流韵原创 2021-02-07

      甘春丽,女,80后,笔名元夕,中共党员,河南叶县人。多方涉猎,曾在私立学校做过中学语文教师、和闺蜜一起经营饭店,现在是一名县级媒体记者、业余作者、兼职婚礼司仪。偶有散文诗歌散发于市县级媒介。诗歌《那山、那村、那人》获“追梦杨令庄筑梦在路上”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

千帆过尽,独对文学情有独钟。

红尘阡陌,唯有诗书情深意长。

我向来以为,读书写作乃人生一大幸事。

爱情,是个奢侈品,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即使到了迟暮之年,如果遇到了爱情,心也会荡漾一束淡雅的玫瑰花。

                                      题记

                 敬老院里的婚事

       这世上的事,如斑斓的花,万万千、千千万。

    龙泉乡敬老院里,虽冬犹春。耄耋老人郭英和马爱莲的黄昏恋,终于修成正果,牵手走余生的路。他们的婚事,给这里的老人们带去了无限笑声。                                                                                                                                                                                                                                                                                                                                                                                                                                                                                                                                                                                                                                                                                                                                                                                                                                                                                                                                                                                                                                                                                                                                                                                                                                    

      月老还如此厚待他们,缘份的磁场牵引了这对孤寡老人。郭英是龙泉乡娄凡村人,家境惨淡,兄弟五人,现在独剩他一个。据说,早些年,他是结过婚的,只是很快婚姻因妻子的去世而夭折,未能给他留下子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他就一直未再娶了,他自己好像也说不清原因,这个时候再去探究其实更没有多少意义了。十几年前,他便住进了村里的敬老院,吃穿不愁,生活上也有了保障。如今82岁,他的身体依旧很硬朗,性情敦厚朴实。到这般境地,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有康健的身体了,像他能再当一次新郎官的人那就更稀有了。

      马爱莲刚到古稀之年,但她的身体远不及郭英康健了。双目失明,轻微失聪,腿脚也有些不灵便,走路颤颤巍巍的,如同刚蹒跚学步的婴孩儿。据说,她是先天性失明,似乎也不完全失明,多少还能看到模糊的影像。她浑浊的眼里像是常年贴了一层膜,从来没看清过蓝的天、红的花、绿的草,她的世界是灰色的、朦胧的,一如雾霾。她其实是老伴的,但她因为不会生育,一生未有儿女,倒是抱养过一个闺女,现在闺女远嫁他乡,照顾不到他们老两口。几年前,老两口一起住到了敬老院,生活倒也舒适。几个月前,老伴因病去世了。去世后,马爱莲的生活可就不方便了。可缘份这东西却也妙不可言,敬老院里几乎是清一色的老头,老太太是凤毛麟角。老伴走后,郭英默默地照顾起马爱莲来,他帮她打饭端菜、倒水扫地,悉心照料。两个多月的时间,一对无依无靠的老人渐渐地走了彼此的心里,相互传递着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情怀与温暖。他们的小心思,渐渐地,张院长和其他几个工作人员都瞧出来了点“意思”,院里的老伙伴也觉察到了,大家都打趣他们,当然更多的还是祝福。

   深怀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瞧出苗头后,当起月老,为他们牵起了红线。但他们的婚事至所以顺利且如意,其原因还是马爱莲的养女。养女曾经也多次来到敬老院,她对里面的人摸了个门清,特别是老头们的身体状况更是她关注的焦点。马爱莲老伴驾鹤西游后,隔了不久,养女来到敬老院先是和老母亲进行了一番长谈,养女思想开明,她给母亲两条路,一条是跟她走,住到她家里,另外一条路是给她再找个老伴度余生。老太太决定找老伴,养女又去找郭英,把这层窗户纸挑开了说,敬老院里就属郭英身体好,而且之前两个村离得也不远,也算熟识。把老母亲托付给郭英,她放心,更安心。老人多少还是有些羞赧的,但也没太扭捏,毕竟一大把岁数了,他们在一起也能相互依靠,相互作伴。老年人的爱情,很纯粹,无关名利,无关地位,无关家世,无关容貌,只需相互温暖足矣了。

      养女的思想很开明,她给两位老人做通工作后,便主动找张院长把这层意思表明了。有了她的支持,张院长欣然同意。

      郭英老人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既然决定要结婚,当然得选个好日子了。他看了日历,把黄道吉日定在了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那一天是毛主席的诞辰日。

      那一天,暖阳普照。张院长开车专门到龙泉街婚庆店买了新郎、新娘的胸花,还买了喜糖,割了肉,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忙着打扫院里的卫生,给老人的屋里贴在红双喜字,送上几床新棉袄,还帮助他们打扮一新,一番捯饬,一对老人精神矍铄,神采焕发,那精神头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候的模样。哦,如果时光倒流,他们俩当初各自结婚时未必有这番风光。

正午,婚礼开始。张院长为担当主婚人和司仪,乡民政所的人给他们拍照。马爱莲挽着郭英的胳膊,笑得如花一样。霎时间,岁月好像为他们减去了几十岁,大家此起彼伏的掌声、祝福声、欢笑声,像插上翅膀一样将他们的快乐传得很高,很远。

      婚礼简朴而素雅,没有鞭炮声,却有欢笑声;没有亲人,却有胜似亲人的老伙伴。老两口给院民们发喜糖时,不时地有人打趣道:”老郭、老马,新婚快乐!”还有俏皮的老头调侃:“恭喜结婚,送入洞房,再生一胎。”对这些没有恶意却能增添欢乐的玩笑,老两口也是抿嘴而笑。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日前,对于耄耋老人郭英来说,做梦也没想到,在龙泉乡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撮合下,他竟然当上了“新郎官”,和同是在敬老院生活的马爱莲喜结连理。从此,两个孤寡老人成了彼此的依靠。

龙泉乡敬老院有104位院民,这些五保老人都是无依无靠。当我和他们聊起郭英和马爱莲的婚事时,他们除了祝福,还有就是对党和政府温暖关怀的感激之情。

   和76岁的张书代聊天时,我问他是否知道我们的来意。他说,你们很可能是为老郭和老马的婚事而来的。一句话正切题,我不禁为老人点头称赞。让他讲讲自己心里的感受。他便说道,像俺这些无依无靠的人,都是苦命人,要是没有共产党,都活不到现在。这俩人结婚都是“奇闻”,活大半辈子了就没有听说过的事,现在发生在身边。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啊!

叶县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6497人,现有农村敬老院17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全方位做好特困人员供养工作,织密基本民生安全网,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在脱贫攻坚在攻城拔寨最后冲刺时刻,我县拉高标杆打好“三大专项攻坚”。郭英和马爱莲的婚事,就是发生在三大专项攻坚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转集中供养专项攻坚行动中,颇具温暖色彩的动人故事,也是县民政部门“心系特困人员,情暖老人心”活动开展的一个缩影。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乐,郭英和马爱莲脸上绽放出了如花般的笑容,他们朝着幸福的日子携手走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