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中这种让人痛彻心扉的事情你可能一直在做

 张瑜教育 2021-02-07

在工作室或是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从小我妈妈就不喜欢我只喜欢我的弟弟、妹妹或是哥哥、姐姐,因此我现在想跟他/她亲近,想孝敬他们只能做到道德上的孝,根本做不到心孝,感觉非常的痛苦。其实我们说作为老人也是很痛苦的,因为他们也没有能够享受到自己的儿女呀!

究其原因是:父母不知道如何做智慧父母!

 01

近日接待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家,她非常伤心地叙述了她的大女儿,目前对她不闻不问,甚至还有很大的敌意,放出狠话,生不养,死不葬,财产也是分文不要,意欲为断绝一切关系,老人家非常伤心,她不仅惦念女儿更惦念那个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子,与女儿不来往就意味着看不到外孙,所以老人家很是伤心。

原来老太太是一个要强之人,有两个女儿,二女儿从小乖巧伶俐,处处讨大人的喜欢,学习也很好,北京名牌大学毕业,直接留在北京工作,年薪几十万,所以这个小两岁的妹妹就是妈妈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处处胜姐姐一筹,在父母眼里姐姐的所有努力都是不被看到的,也就是在这种成长环境中,姐姐压抑了很多的负面感受,最后压倒大女儿的是,当她的儿子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外婆一再要求她报小姨工作的那个专业,未来小姨可以在工作上帮助到他......

大女儿放出狠话:宁肯养着他,绝不选那个专业,更不需要她帮忙!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能够意识到不用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较,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在自己的家庭中这样的比较是每时每刻的。

 02

现在是二孩时代,两个孩子的家庭在逐步增多。曾经有一名学员非常苦恼的是:自己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和小儿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总用两个标准要求孩子,对女儿会很严格,对儿子就是宽松有加,当然是女儿青春期叛逆更加明显,这一定不是个例。

比较的来源:

传统观念里父母认为大宝就应该比二宝表现好,比二宝乖,比二宝懂事,比二宝能干,凡事就应该让着二宝,所以当大宝和二宝做同样的事情,结果也差不多时,得到表扬的一定是二宝,甚至还会批评大宝为什么这么笨手笨脚,看看二宝比你小,比你“聪明、乖巧”,久而久之助长了大宝的逆反心理,甚至会对二宝的到来有些“仇视”,认为不是他/她自己怎会有这样多的气要受、会遭到这样多的指责呢?

父母可知,在二宝降生之前,大宝享受的是父母百分之百的爱和呵护,在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都是非他莫属的,可是到二宝到来之后,爸爸妈妈的所有精力可能都投注到了二宝身上,认为大宝大了不需要过多的关注了,就这样爸爸妈妈的爱生生被这个后来者抢走了,可是很多的父母并不知道这份失去对大宝本来就难以接受,再加上父母对二宝宠爱有加,更导致大宝内心的失落甚至是嫉恨。

这是同性别的孩子,假如家中的大宝是女孩,二宝是男孩的话,重男轻女观念比较强烈的父母,会更加宠爱二宝,可能会让大宝干更多的活,等到更多的批评。

殊不知当家庭中二宝出生的时候,对于大宝来说:爸爸妈妈的爱是无情地被分走了,也就是自己得到的爱在减少,可是相对于最后一个出生的孩子,他永远是满足的,因为他一出生爸爸妈妈的爱就是这些,到永远都是这些,并没有那种失去的痛苦,从这个角度看爸爸妈妈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关注大宝呢?

03 

爸爸妈妈正确的做法:

首先,在二宝出生之前就要告诉大宝,二宝的到来,不会影响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只是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更爱你的人,同时更是增加了一个一起玩耍的伙伴,感到自己的爱不仅没有损失,而且还增加了,这样大宝会对二宝的到来有强烈的期待。

其次,在日后的生活中,欣赏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包括亲生姐妹兄弟,父母在夸奖孩子的时候,记住只是在夸奖这个孩子做得好的部分,而不去用这部分去批评、比较另一个孩子。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而且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值得父母夸奖的部分,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这需要父母张开发现的眼睛,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并予以肯定。

第三,批评孩子的时候切记,只是指出孩子的环境能力方面的不足就可以了,坚决不能给他上升到身份层面,比如孩子把水撒了,妈妈会说:是什么原因没有端好呢?是不是地滑、碗滑,或是你端的水太多了,或者说是不是碗太大了,那我们可以看看下次怎样才能端稳,这样对孩子没有任何的伤害,也不会殃及旁人。

还有假如说是大宝照看二宝,难免有失误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从这些环境行为层面去分析原因,就不能说“你怎么什么都干不好”,这是在身份层面去否定一个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极大打击。

做父母易,做合格父母需要学习,做两个孩子的合格父母更是需要修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