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有个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张瑜教育 2021-02-07

有人说只要有了房子就有了家,这句话你认同吗?我们说房与家的关系是等同的吗?房是家的基础,但不是家的全部。

曾经扣动无数人心弦的歌曲《我想有个家》,歌中唱到: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虽然你有家什么都不缺,为何看不到你露出笑脸......

是呀,虽然你有家,为什么看不到你的笑脸。

相信每一个即将走入家庭的年轻人,都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这个愿望实现起来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房子,物理功能遮风挡雨;而要成为心灵上遮蔽风雨的港湾,需要住在房子里的人去做一些功课的。

跟着我的引导,想象着有一座房子在你的面前,它的结构是:地基,地基上面有基石,基石上面是墙壁,墙壁支撑着横梁,再往上就是屋顶。

这是一个房子的结构,这样的一座房子怎样才能成为温馨的家呢?

现在我们给房子的各个部分赋予不同的意义,即:地基是接纳,基石是欣赏,左边墙壁是陪伴,右边墙壁是尊重,横梁是责任,房顶是权威。

当我们把家的图画画成含有:接纳、欣赏、陪伴、尊重、责任、权威六个元素在其中的时候,温馨油然而生。

首先是接纳,是房子的基础。

接纳是接受和理解,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按照某种要求和条件去接受和理解一个人。

接纳不完美。

当一个东西上升的时候我们去接近他,对他好,就会有趋炎附势,巴结的嫌疑。

可是当一个东西向下掉的时候,我们去接近他,用双手像接住珍贵物品一样,不仅仅要接住,还要不让他摔碎,要保护他,疼惜他,这叫接纳。

比如,孩子在外面打架惹事的时候、当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父母满意的时候、当孩子脆弱、沮丧、犯错、失败的时候,是需要家庭给予接纳。

接纳感受,比如孩子摔倒了大哭,假如我们说“我知道你很疼,你是不是很生气,快来跟妈妈说说,孩子一定会说:疼、气、呜呜、紧紧抱住孩子......嗯嗯。这时候妈妈再说:来让我们看看是什么原因让你摔倒的呢?当孩子看到是因为自己没有看清道路,而被绊倒的时候,妈妈再问孩子,今后再走路的时候需要怎样做呢?相信,孩子由于被接纳,他会和你分享他今后要如何去做。

接纳自己,每个人在接纳别人之前一定是需要先接纳自己,接纳不了自己就永远不会接纳孩子。接纳自己,是要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就要从成长自己开始,这也父母的一个课题。

接纳让人有归属感,值得感。

第二是欣赏。欣赏是基石,要坚而硬的,有力量感。

欣赏孩子是独一无二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你的孩子可能没有浓眉大眼,可是他的小眼聚光,炯炯有神,是值得欣赏的部分。。

他的学习成绩可能不是很优秀,可是他的人际关系很好,乐于帮助老师和同学,这就是值得欣赏的部分。

这里切忌比较

欣赏经过努力做到的部分。之前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一直只能考60分,这次他经过努力考到了70分,是需要欣赏的,要看到他的努力。

他可能整篇作业写得都不是很整齐,可是他有几个字写得很漂亮,这就是值得欣赏的地方。

欣赏,可以让孩子自信心倍增。

第三是陪伴。花时间用心和孩子在一起。

衡量一个人爱不爱另一个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舍得花时间陪伴。

陪伴不是监督。不是让你陪着孩子写作业,而是说,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必要的陪伴,哪怕是孩子玩耍的时候您默默地在一旁注视,给与鼓励的眼神。

陪伴是用心,切忌人和孩子在一起,心和手机在一起。高品质的陪伴,真正与孩子的心在一起,与孩子同喜同忧。

父母的高质量的用心陪伴,会给到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第四是尊重。

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大写的人看待,允许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让他替父母活,完成父母未尽的心愿,成为父母炫耀的资本。

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的选择不会伤害到他人利益的时候,可以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充分体会和承担选择的后果。

在我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深冬季节,她因为不喜欢学校的棉校,拒绝穿棉大衣上学,宁肯挨冻。

我选择她的尊重,可以不穿,挨冻是自己的事。

一天刚下楼就被刺骨的寒风猛吹了一下,她一抖,说太冷了。我说你现在上楼穿还来得及。她说,明天再穿,我同意。当然我们会同时承担孩子被冻感冒的后果。

从那以后,再没有为她加减衣服的问题而操心。

父母的尊重给到孩子选择权,她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第五是责任。

责任是担当,家庭中当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的时候,是井然有序的,父母要放手鼓励家庭中的小王子或小公主,承担起他那个年龄相应的责任,完成属于他的事情。

责任是使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使命来的,都会为了完成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努力的,有使命才会有动力,所有家庭成员为自己的使命而努力。

有责任感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孩子最懂感恩!

第六是权威。

父母的权威。这个权威,不是威严、不是要孩子惧怕,而是为孩子设立界限,制定规则;让孩子在界限之内享受充分的自由。

权威在屋顶的位置,因为接纳,欣赏,陪伴,尊重、责任是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有了稳固的基础,再来管教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你是在爱他,保护他。

没有爱的基础,孩子会把管教当成管控。所以权威就是为孩子树立榜样,用生命去影响生命,把我们优秀的品格传染给孩子,用爱心去点燃孩子的爱心,与其说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在学习提升我们自己。

把房变成家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去做了,那些离家出走、夜宿网吧、混迹社会的孩子会自然回归家庭,真正成为家庭中可爱的小公主、小王子,每一个家庭都能充分享受到幸福的天伦之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