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湖农场|一次未完成的考察

 银标 2021-02-10

图片

        毛泽东两次到绍兴考察,目的都是去看东湖农场。第一次是1954年,东湖农场成立没多久,由当时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陪同。

        第二次是1960年,3月中旬,毛泽东在绍兴停了30多个小时。这时间对于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来说都够长的,很遗憾,这么长时间在绍兴的滞留,毛泽东还是没有完成这次考察。

        在毛泽东未到绍兴以前,县委办公室接到省公安厅保卫处打来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时任绍兴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的李春林。

        当时电话里是这样说的:“明天上午有客人来绍兴,请告诉你们县委书记不要出去。中午请准备在交际处(绍兴饭店前身)吃,小菜简单一些,有绍兴风味的霉干菜毗猪肉就可以了。”

          李春林想了解具体是谁时,对方回答很干脆,“什么人你不用问。”

        按照常规(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事先不通报来客姓名的肯定是中央领导同志。

        但当时没想到是毛泽东来,更没想到他把全国各大区党委书记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都带来了。

        显然,这次出行考察有着重要的意义。绍兴历史上,应该是难得的一次规格最高的考察。

         不过这一切要到县委书记处书记张鸿云(第一书记朱孔宇当时出差)、王佃阁去火车站贵宾室汇报工作时才知道。

        专列是接到电话后的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到的,县政府领导也是在接到通知,告知专列已到才赶去汇报的。

         随着专列的到来,安保措施迅速跟进。

         所有靠火车站方向的车辆、轮船都要绕道。危险分子都被集中到居委会去学习。还研究了三条考察的线路,对这三条线路做了安保措施。

         东湖农场是考察的重点,所以安排得特别详尽。

         只是,天公不作美,那天大雨滂沱。这样的天气,绍兴也是少有的,刚好遇上了。

         一大帮人没有下车,都待在专列里。

        或许,时间待长了也无聊。晚上十点左右,火车站方向打电话过来,要求拿几部35毫米的电影片子过去,说车上的领导同志要看电影。

扫描加好友,注明“少爷”

        李春林赶快联系文教局江浩,等搞到片子已经十一点多了,那边来电话说,片子不必送了,要休息了。

         大雨连着下了两天,专列在火车站停了三十个小时左右。最后只有柯庆施、江渭清和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在张鸿云陪同下去东湖农场冒雨转了一圈,毛泽东的第二次东湖农场的考察终于没能实现。

        这次考察,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1960年,大面积的粮食饥荒已经出现。东湖农场是当时浙江省第一个亩产超千斤的农场。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浮夸和一系列折腾以后,民众生活已经处在困难之中。

        在这次考察的前一年,59年的时候毛泽东有份封党内通信。毛泽东在这封《党内通信》中,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错误倾向进行有过严肃的批评。

        在通信中他写道:“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对各项增产措施,对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

        如果没有经历过前面的各项运动,这些话似乎说得都没错。

        可大跃进的卫星也是组织基层放的,57年反右,也是因说真话惹的。

        最终的结果,对人民事业不利,于自己吃尽了亏。

        这次未完成的考察,对于他意味着什么我们无法知道,唯一能知道的是,三年自然灾害开始了。

(资料来源《绍兴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回忆毛主席第二次来绍兴》作者李春林)

此公号不错,值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