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大面积推广,广大教师对于课改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本期话题---- 存在的虚无: 一定要废除教参 我们喊了多年的教育改革,又是新的课程标准,又是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不断推出,似乎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到头来却总是问题重重。为什么?我们似乎都忽略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教参。不废教参,教育改革难以深入。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有了教参无论你水平再高也都要照着上面讲,亦步亦趋,不得越雷池一步,即使一些比较开明,敢于进行改变的老师,也都是建立在教参基础上的改变。至于一些水平比较低的教师,更是只要对着教参搬就可以了,反正考试总不会错。一些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滥竽充数的人,无心教学,照样拿着教参可以上完一节课。因此教参限制了教师的发挥,遏制了教师的灵性,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校走掉一个人,只要教参在,一切好办,随便找个人即使不同学科也没问题,照着教参总能顶一阵子。 我们几十年来实际上不是在教课本,而是在教教参。以语文为例来说,每个老师拿到一篇课文,并不会自己想着怎么理解它,而是先要看看教参是怎样写的。给学生讲时,也会以教参为准,不管学生理不理解,都拉到教参的说法上来。而有些比较传统的经典课文,更是几十年传下来都是教参上那套讲法,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也没有人去质疑。所以实际上中国万万千千的老师和学生学的知识,只是编教参那几个人的。试想,这样如何还能够自主,如何还能够有创新。学来学去都是一个模子,一副腔调。大家都是围绕那本书和编书的那几个人的看法发表意见。所以实际上中国的教育不是老师在教学生,而是教参的编者在教万万千千的人。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得不到提高,得不到根本改变的原因。学来学去,都是教参在掌握着话语权,课本再改,课程标准再新,有教参在,一切都还是老样子。老师和学生根本不需要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教学实体老师和学生的灵性被扼杀殆尽。 因此,我们呼吁----要想使教育改革真正推向深处,落到实处;要想培养出一代真正有自己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想使教师成为专业的技术人才,一定要废除教参,把教和学以及考试的主动权下放到真正的教学主体上去。 王永飞: 教参是一种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的施教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样的学习必须依靠丰富的课程资源才能完成。过去那种只依靠课本和教参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课程改革一定要废除教参。 现在的教参,多与教材配套发行,是由教材编写者编写的一种教学参考书。这样的教参在教材分析、基础知识的拓展、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参考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在教学过程设计的针对性、新知识、新信息、新理念、新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则显得不够。废除教参的想法说明我们面对教参已不再盲从、迷信和崇拜,开始反思,开始理性地审视教参的作用。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把教参看成是一种课程资源,我们就会感到,教参不但不能废除,而且还要大力开发。把教参当成一种课程资源去开发利用,教参的含义就不再是狭义上的教参,而具有广义性。无论是学科知识、学科历史、学科思想、还是学科教学理念、方法、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等都可以随时进入我们的教参。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图书、报刊、互联网等相关信息,还要同学生一起关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发展,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切身体验,以此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参”。教师只有在使用过程中,与教材结合起来,与自已的学生结合起来,与自身的教学水平结合起来,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方法,才会有自己的见解,教学中体现出来的风格才是自己的而不是教参的。有了广义的教参,又有了科学的使用方法,参考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生活即教育”,那么生活即“教参”,社会即“教参”,有字书是“教参”,无字书也是“教参”,我们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可称之为“教参”。到此,教参的参考价值才是永恒的、鲜活的。提供给我们的应是这样的教参,我们去寻觅的也正是这样的教参。 当编写教参的人和使用教参的人都去努力开发这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时,教参就会促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夏祖瑞: 李鬼惹的祸,找李逵?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如今又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从一个教师和一个教研员的双重角色出发,对于教参,笔者深有体会。 我们无法否认,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师依赖教参,甚至完全依赖教参。教师成了他人教学思想的代言人。特别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教参质量低下,教师在课堂上不加分析的照用,可以想到,带来的后果将是多么的沉重。一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有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见,面对教参的诱惑,仍然不为所动,追求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参还能有它的市场,以至于在学校泛滥吗?我们承认,人人都有惰性。但自己有了惰性,造成了后果,还要把帐记在别人头上吗? 实施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层次的变革。面对问题,如果人人不从自身上找原因,而总是一味的迁怒于别人,这是典型的李鬼惹的祸找李逵。现在提倡学术争鸣,我想,教参还应存在,只是要对低质量的教参进行封杀。 韩艳红: 教学之梯不能废 有人说,老师手里有教参,眼睛就盯着教参,自己不去思考,缺乏创新。应该废除教参,逼迫教师去思考,去学习。其实这样的观点,只是见了”群山“之”一峰“。让我们放眼市场,除了教参,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如《优秀教案选》《备课助手》等等。当我们打倒“教参”的同时,也能打倒那样的一片吗?一旦废除教参,那些“民间教参”肯定很快兴起,成就了一次”商机“。其实,“罪”不在教参,而在于利用教参的“人”。会用的,能创造性的用,教参在教学上还是“有功之臣”。 我曾经参加过教参的编写工作,可以说为了一篇文章的分析、解读就要查上许多的资料,反复推敲,没有些时间是万万不能透彻地感悟那些文章的。如果没有了教参,只给教师一本教材,那么教师就要去做教参编写者所有做过的工作。试问;当今的教育状态下,老师们能有那样的时间和精力吗? 所以,一旦教参消失,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更抓不住“头脑”,云里雾里了,课堂效果会大打折扣。要不,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寻找“民间的教参”,以找到教学中的”抓手“。 鉴于此,教参不可废,而是要进行改革。教参“居高临下”的口气要改;教参中面面俱到的模式要改;教参作为“应考”的标准要改……教参要变成能启迪教师创新思想的一颗火种;变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宝库;变成通向成功教育的坚实阶梯! 程建华: 为教而参 教参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宝典,却提供了一种具有相当价值的参考,这正是教参的本义所在,亦或为新手参考,亦或由“老手”参照,不同的教师对教参价值的利用也不尽相同。当然,教参的作用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实践智慧的增长而日益淡化,它毕竟是一个拐棍,一个辅助,丢开它是一个必然,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又所谓“学而自损不如无学”。 对于教参的参考作用,刚接触时,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加强学习与借鉴。一旦教师成熟以后,则应保持应有的警惕,剔除依赖心理,一切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批判吸收,扬长避短,才能“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记得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介绍自己的备课经验时说过,他每备一节课,必把教参搁在一边,先独立备课,然后再参考教参,进行必要的增删削减。一个特级教师尚能不断从教参中汲取养料,更何况普通教师呢? 高永萍: 让教参真正成为教师的参考 新课程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参却仍在低水平徘徊。于是人们就对教参说“不”。也难怪,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进步的趋势,而教参却仍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仅不能提高教师执教的水平,无助于教师的进步,甚至左右着教师的教学,制约着教师对于教材的生动解读,个性解读,同时也间接地左右着学生的阅读。这不能不说与教参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一味去责怪教师,责怪学生。 现行教参,阻碍了教师的进步,禁锢了教师的思维。教参实际上是悬在教师头上的一把刀,如果不按照教参上的去教学,总会有你的苦果子吃。很多时候,教参作为出题人手中的尚方宝剑,让教师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学参考书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它不该做的事,既然是参考,就不能过多的做定性分析,而应是多提一些建议、意见。可实际上,教学参考中却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定性分析所充斥。这样的结果就会使教师过分地依赖教参,根据教参中的条条框框去进行课文解读,去为结果找理由。教师的思维被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又怎么能活跃呢? 教学参考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这本经书不好念。教参是老大,谁还敢争第一,教参是标准,谁还敢有别的想法?学生的自主理解,得不到很好的尊重。这也不能怪学生,学生总要去面对考试,去面对决定他们命运的升学。如果你的孩子因为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使得成绩降低,甚至影响升学,你还敢有别的想法吗?正因为教参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因此,学生只有乖乖地听话,听教参说话;而教师也就不会让学生说自己的话了。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怎能得以落实。 可以说,现行教参是使了力气不好看。教参要改,要让教参真正成为教师的参考。 陈惠芳: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曾去多所学校聆听多位教师上课,在很多教学条件薄弱的学校里,教师手头也就能拥有两样东西:教材和教参。教参是他们进行教学的惟一参考,引领着他们不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偏离教学中心。在听课的过程中,看到一些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说到哪,随心所欲,什么中心,什么难点,什么价值取向,都是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好好的一篇课文上得支离破碎。问其原因,他压根就没有认真去读读教参,去想想教参提供的教学建议,而那些能认真看看读读教参并运用到课堂中去的教师上的课都还在谱上。由此可见,教参不能废除。 现在很多教师能从更多的渠道获取教学的信息,这些教学信息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冲击着他们的思维。当这些教师把这些多彩的信息跟教参一对比,马上就感觉到了教参的种种不足,感受到了教参的枯燥,这不是什么坏事。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教参,教师也需创造性的使用,在教参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积累,丰富教参的内涵。教参对每篇课文都进行了基本的分析,剖析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教学的一般思路,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教参编写的过于详细,只会限制我们的思考,就如画面会抢占孩子的想象一个道理。教参给勤于思考的教师留下了足够的空白,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创造性的使用它,并且超越它,从而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完美的演绎它。 现在,新一轮课改已经进入了关键期,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它如何进一步深入。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更需要冷静,冷静地思考影响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瓶颈是什么?如何来突破这个瓶颈,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看哪个不够合理就呐喊着要废除,从而乱了方寸,坏了改革之大计。就如教参,要改良,而不是废除! 王群丽: 教参,不仅仅是一本书 记得学校教导室曾经废除教参,不给老师订阅。出发点是好的,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层出不穷的各种资料、多种多样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杂志,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人应接不暇,教师们纷纷拿着自己买的各类参考书去报销(每人每年可以报销100元的书刊费),学校无奈,不知什么时候又恢复了教参的订阅。 其实,不能把教参仅仅看作一本书,更不能把它看作教学的拐杖。它仅仅是一种备课的平台,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我们精心的设计。名优特级教师的教案并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我们的着眼点在学生独特的个体身上,放在综合能力的发展上,不仅仅是传授死的知识,那么教参就仅仅是一种工具,有了更先进的工具,它会自动的更新换代。已有了校园网络电子备课的教师,谁也不会只翻阅所谓的教参这本书吧。当然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教育资源的配置本来就少得可怜,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如果不给老师必要的参考书,一味的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也难免有井底之蛙的嫌疑了。因此,教参的存在与否,只能视实际情况来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