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洋海战之170:黑羊中队

 pf2019 2021-02-10

不论绵羊还是山羊,绝大多数都是白色的,因为黑色基因是隐性的,即便白色父母双方都带有这基因,生下来的小羊也只有25%的概率为黑色。如果一只黑羊与没有这基因的配偶生下小羊,这小羊还是白的,只是带黑色基因而已。

类似于色盲,比较稀少。

山羊的话,黑白都没关系,撒上孜然一烤,馋人的香味是一样一样的。但绵羊就不同了,这东西的价值在于羊毛,黑色的羊毛不好上色,价值大打折扣或者直接就没价值了。

于是,欧洲普遍就有了一个成语叫“黑绵羊(black sheep)”,形容群体里最没价值的个体。话说,东亚就没这成语,也没用过羊皮纸,也许绵羊是外来的?

太平洋海战之170:黑羊中队

博因顿(Gregory Boyington)1912年生于美国西北部的爱达荷州,几个月的时候父母离婚,母亲带着他再嫁,于是他就跟养父姓了XXX。

著名的飞行员Clyde Pangborn也算是爱达荷州人,有了这机缘,博因顿6岁的时候就坐过Clyde Pangborn的飞机。当然,从此他就梦想着某天自己能开飞机。

话说,老牛俺6岁的时候连自行车都没坐过,更别提飞机了。不过那时俺坐过闷罐车,不是扒车是交钱买票的那种,有这经历的不多吧,嘿嘿。

Clyde Pangborn有名,是因为他在之后的1931年完成了不着陆跨太平洋飞行,8500公里历时41小时,人类首次。

1930年博因顿进了华盛顿大学,6岁坐过飞机,当然他学的就是航空工程。波音的老巢就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而博因顿就在西雅图学航空,那么,1934年毕业后他自然就进了波音公司。

而且他毕业之后立马就结了婚,因为这个,才有之后成名的博因顿,要不然,成名的就是XXX了。

造飞机当然不如开飞机来的刺激,于是在1935年他申请进入海航训练。这本来没啥问题,因为他大学时就加入了预备役,可当时航校的规定要求未婚,他被打枪了。

但报名的时候航校要出生证,那出生证上的生父是博因顿,而不是陪伴他二十多年的那个叫XXX的父亲,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改名博因顿之后航校收了他,因为官方记载上XXX结婚了,这个博因顿没结婚。

航校里他技术很好,但另一面是酗酒争吵乃至斗殴-------他高中就开始练摔跤。总之,这人技术上佳但脾气暴躁,跟同袍相处不易尤其是上级。

在陆战队呆了几年之后,1941年9月博因顿来到中国加入飞虎队,原因很简单:薪水高。

题外话就是现在不少人将飞虎队贬为雇佣军,客观上来说,拿钱卖命所以管他们叫雇佣军是没问题的。但中文语义里的“雇佣军”有强烈的贬义,其一是指乌合之众,其二就是为了钱啥事都能干的出来,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真的是为钱啥事都干,日本帝国能拿出的钱无疑更多,可没人会去。当时的美国中立,志愿者帮助的是英国跟中国,而不是纳粹德国跟日本帝国。

因为钱之外,有个概念叫“正义”。不相信世上有良心正义,那是一种堕落,可以回树上去了。或者说,应该回树上去。

如果当年的志愿者知道被贬成这样,会不会后悔?当初应该帮日本帝国轰炸重庆才对?

太平洋海战之170:黑羊中队

1942年7月1日,陆战队的214航空中队在珍珠港成立, 8月到了西南太平洋的圣灵岛然后是瓜岛。这时的214中队全是新手,没有战机也没有地勤,只能借别人的飞机出战。

在瓜岛完成第一次轮战后,这中队回到圣灵岛,解散了。圣灵岛有一堆没事干的飞行员,他们或者是技术不佳被淘汰,或者是养伤归来可原单位满员回不去了,或者是单位解散等等等等各种原因不一而足。大家都想上战场,可没机会。

这些人有一种“贱民”的感觉。

博因顿在中国呆了半年多之后,据说是跟陈纳德有冲突,不干了。以他的性格,这可能性蛮大的。在中国战场他的成绩不多,只空战中击落两架、地面击毁2.5架。

1942年9月博因顿回归陆战队,次年年初去到瓜岛,先后在陆战队的122、112中队当过几个月的执行官/队长。1943年9月,博因顿受命重组214中队。

博因顿挑了27个“贱民”。

12日在拉塞尔群岛重建214中队。

当时的飞行员多是高中毕业后就加入航空兵,队员年龄比博因顿小了十岁,于是队员便戏称他为“老大爷”(Gramps)。“老爹”(Pappy)这别名,其实是七十年代一部跟他有关的电视剧里叫的。

中队当然也要有个别名,最初的报上去的别名是“博因顿的杂种”。负责新闻口的军官一看就没通过,新闻报纸怎么可能带上这么粗俗的用语?想了想,给了个别称就叫“黑羊”,跟队员自己取的名字一个意思,但字面上就文雅多了。

博因顿上任时,盟军已经拿下新乔治亚岛上的蒙达机场,正在对肖特兰基地、拉包尔进行高强度空袭。装备F4U海盗的黑羊中队正值其时,立刻上阵。

9月16日盟军大规模出动,空袭肖特兰基地的巴拉莱岛(Balalae Island)。主角是24架TBF鱼雷机与31架SDB俯冲轰炸机,担任护航的是71架F6F地狱猫等各式战斗机,其中有黑羊中队的F4U海盗23架。

这是地狱猫首次出战南太平洋。

也是黑羊中队的首战。

日军约60架零战、Ki-61飞燕出战。

轰炸效果不清楚,但这次空战战果不理想:美军损失6架战机,其中3架F6F换了3架零战。黑羊中队没损失,声称战果为11架,但日方声称出战的是26架零战,损失6架。

都会夸大战果,不奇怪。

之后的时间里,黑羊中队频繁出动几乎没停过,其中有两次比较不一般。

太平洋海战之170:黑羊中队

10月16日,护航轰炸机前往布干维尔岛南部的布因小镇时,波尔特(John Bolt)发现托纳雷港(Tonolei Harbor)集结着大量的驳船。心痒难耐他就想冲下去扫射一番,可在博因顿严令之下,波尔特不得不放弃。

但这事没完,回程的时候他没回蒙达机场,而是在维拉拉维拉机场加油装弹之后,一个人回到托纳雷港扫射了一番,击沉一艘满载士兵的驳船、一艘空的驳船跟一艘小拖船。

博因顿得知后大怒,但哈尔西知道后反而发来贺电,这就是江湖人称的“波尔特战争”(Bolts War)。博因顿脾气不好会顶撞上司,手下也同样如此,也算是物以类聚吧。

第二天,17日,博因顿带着23名手下又去到布因附近的Kahili机场,不是护航,是上门挑战。日军地面上大约有60架战机,起飞接战的结果,被博因顿打了个20:0。

这纯粹是砸场子。

到1944年1月8日完成这次轮战时,黑羊中队在空战中击落97架日机,击毁地面日机大约100架。整个中队产生了9名王牌,其中当然包括博因顿。

但他比较不幸或者侥幸:1月3日在拉包尔被击落,然后侥幸被日潜艇救起,又侥幸地在战俘营中活到了战争结束。

但美国人不知道,1944年给他“追授”了荣誉勋章,战后,杜鲁门给他颁发了这勋章。

至于黑羊中队,完成这次轮战之后就解散了,但这么耀眼的战绩,也让这中队成了当时美国媒体的明星。1948年重建,之后断断续续参加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目前的基地在亚利桑那州,别名也沿用了下来。

1976年,NBC电视台开播了一个系列剧叫Baa Baa Black Sheep,大致上内容是戏说美军在二战中的航空队,黑羊中队跟博因顿是这系列剧的原型。

太平洋海战之170:黑羊中队

双方在这一时段当然有零星损失。

9月11日, 500吨的扫雷艇No.16被盟军战机击沉在印尼望加锡外海;26日,800吨的鸿级鱼雷艇鹊号(Kasasagi)被美军鲹鱼号潜艇USS Bluefish (SS-222)击沉在印尼苏拉维西南部,这潜艇5月才列装,第一次巡逻就赚了个开门红。

10月1日,1700吨的坦克登陆艇USS LST 203在努美阿附近的小岛上搁浅;

3日,驱逐舰USS Henley (DD 391)在莱城南部碰上日军潜艇Ro-108,美舰躲过两枚鱼雷没躲过第三枚,重伤弃舰17人阵亡;

5日,1700吨的坦克登陆艇USS LST 448被日军战机炸沉在维拉拉维拉岛南部。

日军舰艇在印尼水域被击沉,说明此时的盟军专注南太平洋之余,将手伸到了日本帝国的绝对防御圈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