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三十的农村俗语:“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灯”是什么意思?

 昵称trhe5tFI 2021-02-11

农村大年三十这天,不仅有团年饭,还有很多禁忌,更有相关的一些农村俗语,禁忌这一块我前面的文章也有专题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而关于俗语这一块,今天我向大家介绍这样一条农村俗语:

“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灯”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这句农村俗语,它有什么含义呢?下面我就把农村老人们对它的一些说法整理如下,欢迎大家分享围观并畅所欲言!

一般情况下,无论有多远、无论有多显贵、也无论有多贫穷,在外的农村人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农村老家,陪父母吃一顿饭、聊一阵天。但是按照农村的习俗,嫁出去的闺女在大年三十这天,是不能回到娘家去的,更不能在娘家留宿,为什么?这就是上面那条农村俗语所要求的范畴了。

其实与这句农村俗语相呼应的,还有另外一句农村俗语,那就是“看了娘家灯,娘家冷清清”,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嫁出去的闺女大年三十还住在娘家,那可能就要给娘家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大家如果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农村,回到娘家玩耍或帮忙的闺女,往往最迟也要在腊月二十九就必须赶回去,或者想尽办法也要在大年三十的傍晚以前赶回丈夫家去,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在娘家留宿的。

通过上面这句俗语,我们就能明白文首那条农村俗语的含义所在了,据农村老人们说,这条俗语其实有2个方面的深意:

其一:体现了过去农村“男尊女卑”的思想。

过去的婚姻都是媒妁或包办,结婚对象在结婚前,完全有可能都没见过对方,结婚后女方才对丈夫和丈夫家庭有了了解,有点女性可能就会对男方不满意,于是就想经常回到娘家去。而男方家为了不让女方随意离开男方家,就不断灌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思想,并提倡“出嫁女大年三十不回娘家”的习俗,说如果女方擅自回娘家去,会给娘家带来不吉祥,以此来打消出嫁女常想回娘家的想法。我认为这一点是封建思想,不值得采信。

其二:就是跟“孝道”有关。

因为年三十都会吃一顿团年饭,所以前期会有繁重的准备工作要做,如果这时候出嫁女回娘家去了,那这些准备工作就会落到婆婆身上,这在过去的年代里,是非常不孝顺的表现。所以农村就有习俗,要求出嫁女不要在大年三十回娘家,留在丈夫家里,专心致志地把年三十的团年饭筹备好、并与丈夫家的全体成员开开心心地吃上一顿团年饭。我认为这一点要求还是比较积极的,值得倡议下去。

当然了,这句农村俗语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是封建社会遗留至今的习俗,总体上看是没有多少科学道理的。实际上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这个问题早已无所谓了,大年三十在娘家过年、留宿的出嫁女不在少数,并不会带来什么不好的结局。

而认为出嫁女在娘家过年会让娘家不顺的说法,更是荒诞无稽地乱说,当代社会对于到谁家过年,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了,男女双方只要根据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无论去那方过年都是可以的,不用拘泥小节,只要开心、快乐就好!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你还会坚持必须初二后才能回娘家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