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一枝独秀2603 2021-02-11

赵姬为嫪毐生了俩孩子,被嬴政唾弃,而秦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了俩孩子,却赢得了秦人的尊重,是秦人“双标”还是另有玄机?

时代背景

秦孝公广招天下贤才,商君入秦之后,秦便开始了崛起之路。秦孝公去世之后,秦惠文王即位,商鞅虽死,但商鞅之法得以推行,秦国的发展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展现出强大战力之后,引起了山东六国的警觉,苏秦组织了一波合纵,即山东六国结成一个联盟,一国有难,五国支援,用以抗衡强大的秦国。

当时苏秦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佩带六国相印,而秦惠文王在无必胜把握之时,也没有盲目东出,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秦惠文王的东出战略。在这种情况下,秦惠文王并没有闲着,他一方面物色人才,寻求破解合纵之法,另一方面肃清西域的残敌。

毕竟,只有后方安全了,东出之路才能更加顺畅。而秦惠文王肃清的主要对象,便是生活在秦国北部陇山地区的义渠国。义渠国原本是一个草原部落,活跃在西周版图的周边,一直在与周王室发生冲突。当时他们也仅仅是靠着超强的骑射与机动能力,掠夺周民的物资为主。

打打停停,一直持续到周幽王时期。周幽王由于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杀死,平王东迁洛阳,义渠部落也迎来了属于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遂建立了义渠国。当时的秦国先祖,因为护送平王有功,平王给开了一张空头支票,给了西面一片被犬戎占领的土地,秦国的先祖便开始了拓荒之路。

而义渠从那时开始,便开始像一块难以根治的皮癣一样,反反复复。义渠国经常趁着秦国与中原列国争霸之机,趁机占秦国便宜。秦国深受其害,曾多次率军清缴,但都没有根治。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山东六国当时正处于合纵的蜜月期,于是便腾出手制裁义渠国。义渠国独木难支,便选择了向秦国称臣。秦惠文王也大胆任用张仪等人,用连横破六国的合纵,为秦国东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惠文王去世之后,秦武王嬴荡即位,这位尚武的君主,在位仅四年,最后在洛阳举鼎而亡。嬴荡没有儿子,下遗诏传位于弟弟赢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当时的赢稷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义渠王来咸阳朝贺新王,掉入芈八子的温柔乡

嬴荡没有儿子,虽然立下遗诏拥立赢稷为王,但他的那些兄弟们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毕竟,大秦的王位摆在面前,而赢稷又小他们太多了,不抢一抢,都对不起赢氏的血统。

当时的赢稷与芈八子还在赵国为质,赵国正处于赵武灵王时期。当时的赵武灵王派出军队,护送赢稷母子回国登基。但在回国的路上,便遭到了秦人的行刺。毫无疑问,这必然是赢稷的那些兄弟指使的。

虽然赢稷安全回到了秦国,但还是发生了著名的“七公子之乱”,秦国王位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之中。秦宣太后芈八子展现了自己对于治国理政方面独特的天赋,在掌握秦国大权之后,很快便平息了叛乱。

虽秦宫廷在表面上回归了平静,但此时,平静的湖面之上,下面依旧暗流涌动,以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义渠王在得到秦昭襄王即位的消息之后,选择此时来咸阳朝贺。

义渠王此举一举两得,一方面,义渠王可以以此为名义进入咸阳城,向秦昭襄王表达自己的祝贺,以尽臣子之宜。另一方面,义渠王借此机会打探王庭的动向,借以权衡是否继续回义渠独立,或者率领义渠国民,配合山东六国向秦国发起进攻,取得代之。

秦宣太后在得知义渠王的来咸阳的消息之后,已然知道了义渠王来此的动机,如果这一次处理不当,那么秦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那如何化解这次危机,芈八子忧心忡忡。当时秦国内忧外患之际,只能对义渠王是以怀柔的手段。而怀柔的诱饵,便是芈八子自己。

义渠王在朝贺完毕之后,芈八子独自接见了义渠王,并半推半就地将义渠王拉到了自己的床榻之上。

芈八子与义渠王通30余年,却为何要诱杀义渠王

芈八子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经超过了义渠王的想象,他面对芈八子的热情,根本没有拒绝的勇气,二人公然谈起了恋爱。

如果谈恋爱能够解决问题,那宣太后就没有必要给他生那俩孩子了。义渠王根本不会被这等小恩小惠阻挡脚步,不下大力气,义渠王怎么可能相信。为了拴住义渠王的心,芈八子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这一招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认为,义渠王之所以选择在与芈八子在一起的30余年里,放弃进攻秦国,并不仅仅是被芈八子感动了,而是他在下一盘大棋。义渠王在想,如果能够帮助他的孩子当上下一任的秦王,那他还有什么必要去率领义渠国民来攻打秦国?

就算是他们攻下秦国,还不是为山东六国做嫁衣?小算盘在心里打的啪啪响,就这样,义渠王默默的等待机会,秦宣太后也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秦国长达几十年的修整时间。

芈八子在诱杀义渠王时,义渠王都已经50多岁了,在先秦时期,这已经算得上是高寿了。那究竟是何原因,打破了已有的平衡?芈八子与义渠王的那两个孩子,究竟去了哪里,有的说是夭折了,有的说这俩孩子一并被杀了,这仿佛成为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我来深度分析一波,后面是什么原因打破了这几十年的平衡?我认为,芈八子诱杀义渠王,必然是因为义渠王想要谋反。在义渠王安分守己的几十年里,芈八子从未对他动杀心,甚至比喝秦惠文王在一起的时间都长,没有感情,是说不通的。

那既然义渠王选择扶持儿子当秦王,那他为何突然想要谋反了。我想,大概率是因为这俩孩子前后去世。义渠王比较倒霉,他碰到的是赢稷母子,这俩人在当时是真能活,要论熬,还真没几个能熬得住这母子。

芈八子生的俩孩子去哪了

在熬的过程中,义渠王没有等到赢稷死,而他的两个孩子先后去世了,眼看赢稷还没有要死的意思,而自己年龄也越来越大,义渠王意识到,自己如果再不拼一拼,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义渠王选择造反。

在公元前272年,宣太后为了国家大义,诱杀了义渠王,一举吞并了义渠国,自此秦国东出,再无后顾之忧。

单单从情感上分析芈八子这俩孩子的下场,还是有点唐突。既然秦宣太后与义渠王的故事留下了记载,那为何其孩子的动向成谜?我再佐证一番。

不管赢稷采取何种方式对待这俩孩子,必然会被史书所记载。之所以未被记载,那就说明这俩孩子是以一种极其低调的方式消失了痕迹。唯一的途径便是上文解释的自然死亡。

在未被公开身份之际,自然死亡,使得义渠王感觉失去了继续等待的理由,由此引发了之后一系列的事情,除此之外,不管是流放,杀害,都不会逃过史官的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