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碑岩黑龙潭

 acmallzbgh4avm 2021-02-11

唐代大诗人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描写庐山瀑布之美之雄壮,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浮想联翩。然而,在葫芦岛绥中县境内的加碑岩乡,就存在一处可与江南瀑布相媲美的自然景观----黑龙潭瀑布。黑龙潭瀑布虽属季节性瀑布,无真正三千尺的壮观,但凡是见到它真面目的人们,无一不为它的精彩绝伦而拍案叫绝。

加碑岩位于绥中县西北沟山区,距县城80公里,东连秋子沟乡,东南与永安堡相接,西南与河北省抚宁县接壤,北靠王家店乡。大横岭从东到西贯穿全境,群山环绕,众峰叠翠,山大沟深,乡内平均海拔500。由加碑岩乡政府沿沟向西至黄土村陆台屯村口向左,即进入黑龙潭所在的娄石沟。

进入娄石沟,山路弯弯曲曲,右侧是高高挺立绵延不绝的山脉,左侧是山上下来的小河,流淌着清泉,叮叮咚咚响个不停,对面还是陡峭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左右重叠。山间植被丰厚,种类繁多,野葡萄树时而漫布山崖,时而平铺路边,山核桃、野草莓挂满枝头,摇摇欲坠。河道其间和两侧或是巨石矗立,或是鹅卵石垫底,石头形状各似各样,颜色也各不相同,仔细端详,有的象美人出浴,有的象青蛙出水,有的象凤凰展翅,有的象蜻蜓点水;山水相间,河流时而湍急,时而涓涓细流,空旷之处,更似雁塞湖,青山倒影,碧波荡漾,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沿山路盘旋而行,绕过三四个山头,眼前是巨石林立,几十年上百年的松、柏、杨、柳、桑、槐混合成林,树木高大挺拔,枝叶茂盛整齐,山风吹来刷刷响。两侧山石陡峭无比,愈加有棱有角,肉红灰白相间,阳光照来,透过山间薄雾,简直五颜六色。跨过涓涓细流,爬上巨石,隐隐约约能听得见水声,此时如果有向导引路,他一定会在掩嘴笑,黑龙潭就在眼前不远处,而此时的你懵忡之状,虽身在山中,却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

加碑岩山区植物种类繁多,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不能叫全它的名字,你可以偶然在山间峭壁采到灵芝,你可以身手遍摘野果,但是乐不思蜀之时你不能不小心,有的植物也象蜜蜂一样能伤人。

越过一块块巨石通向黑龙潭的山间小道上,就有这样一种植物,想看瀑布绝景,必须注意脚下。从外表看,它普通得不能在普通,只是叶子宽宽,如同芍药花叶子一般大小,高的可达半米,却以扑扇状间隔地伸到路边,似乎有意与游人做对,当地人管它叫“剌剌藤”。如果身体裸露部位不小心碰到这种植物,皮肤瞬间转红,继而肿胀,不痛却瘙痒钻心,没有个一两天恢复,那才真叫一个折磨。

篓石沟的地势由东向西缓缓上升,在盘山路上如果不看水流的方向,甚至感觉不到有多大的坡度。但是与黑龙潭近在咫尺的密林中,却越来越陡,林木密集虽不担心跌落,却不得不抓着前方的树根向上爬,好在总有一块或躺或立的石头让人歇歇脚儿。

宛若登顶之喜,眼前是一处平缓得不能再平缓的缓冲地带,尺余厚的青草整齐地尽收眼底,平身而立,擦汗喘息之际若刚想欢呼,一定会被眼前的一潭黑水惊得目瞪口呆,一种让人来不及的感觉油然而起,甚至没有时间四处看,处处都是新奇特,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普通的水无色,而在黑龙潭中的水一眼看去,却黑得彻底。黑龙潭的水象石油一样黝黑光亮却又无比清澈,倒影中可清晰的看到脸上的汗水。如果不是落水的哗哗声音偶尔溅起水花,这黑龙潭又如同一面石镜平放在地,映出天空白云朵朵,两侧山石巍巍耸立。在水潭边沿儿不时地有水流溢出,湿润了草丛,继而形成小溪,沿石缝直泻而下,掬一捧水在手中,你才知道,这的的确确是一潭普通的水,没有丝毫特别之处。

黑龙潭位于山势几十米高的平台之上,一潭黑水呈圆形,直径约20,水深无从测量,只听当地人说这潭水从没有干底过,潭水永不枯竭。

黑龙潭瀑布紧靠的山崖,高约150,四周峭壁环绕,奇石遍布,抬头望去,是一线天,云石相接。在山顶凹陷的缺口处一条近10米宽的黑带飘拂而下仿佛马良的神来之笔,线条时而深厚浓重,时而清浅纤细,与或肉红或青白的岩石本色映衬,如同一副巨画高高悬挂在峭壁间。

黑龙潭瀑布属于季节性瀑布,秋冬季节是一潭黑水永不枯竭;每逢春夏连雨天,水流则随这条黑带直泻而下,在山石间没有丝毫的留余。落入黑水潭中惊起朵朵浪花,晶莹剔透,格外显眼,阳光照射下,水雾弥漫,不同角度飞出五彩虹霞,几十米之外,更能明显的感觉到水雾的凉意扑脸。

如果说站在悬崖的对面已经看到了黑水瀑布的全景,那就大错特错了。黑水潭的水是黑色的,瀑布经过崖体的黑带是黑色的,在水潭边看去,看不出一点破绽。可绝想不到在距水面近30的高处,会别有洞天。

黑水潭瀑布所流的崖体也与众不同,自崖顶向下整体向外倾斜,水流多是直落而下,形成水帘,也沿石壁缓缓滑落,峭壁上这条黑带,就是百年风雨侵蚀而成。在三十米高处,正是倾斜的崖体与水平的石面又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二级平台。黑水潭边是与来路同样的树丛,同样的陡坡,爬这三十米高更是同样的艰难。在这座居高临下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座长约1.8,宽约1.5,高约1的小型神龙庙,庙里供奉着龙王。

在龙王庙的背后有一宽约3米长紧靠石壁的通道,越过水流就能踏上二级平台。这个平台通体与石壁水流的颜色一致,岩石表面黝黑光亮,水雾弥漫,飞流直下的瀑布水形成一面水帘。透过水帘眺望,可一览对面的山峦叠嶂,起伏蜿蜒;向下看去,能见到黑水潭的一角。在两阶平台的交接处,长有一棵柳树,龙庙对面三米处立有一块巨石。

加碑岩地区由于山势陡峭,长期山水冲刷,土质多为黑沙土和黄沙土,坡地多,平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可见当地土地贫瘠,山高地陡,极易干旱,故当地百姓有供奉龙王求雨的风俗,在当地许多山口沟口之处,仍然能见到同样规模的龙王庙。从外观上看,明显是常有人来到此地,香炉祭祀用具比较齐全,也算是香火鼎盛,更有游人到此地,主动布施,以示尊重神灵和当地的风俗。

关于黑龙潭,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传说这里的水潭与东海龙宫相连,潭水才永不枯竭。早些年,在当地有一陆姓人家,家有独生女名叫晓翠,因父母长期卧病在床,田里的耕作和家里的活计都靠晓翠一个人忙里忙外。有一天,王母娘娘莲花池里的一条鲤鱼私逃下界,想这座水潭定居下来,见晓翠姑娘美貌如花,健康挺拔,就想抢了她做压寨夫人,可晓翠姑娘宁死也不答应。为了威逼晓翠,鲤鱼精就施展法术使该地九九八十一天未下一场雨,庄稼旱死了,树叶枯黄了,眼看着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了。恰巧,渤海龙王的小儿子小黑龙到此处游玩,正变成了一个憨厚的小伙子在山里采摘野果,听说了晓翠姑娘的遭遇,气不打一处来,去找鱼精理论。年轻气盛的小黑龙和鱼精三言两语谈不和,就在水潭上面的山崖打了起来,因鲤鱼精长期在天庭供王母娘娘观赏,修炼成精后自然要比下界的神仙多许多招法。在大战间,鲤鱼精失手将小黑龙打死,小黑龙的血顺着悬崖流了下来,直淌到崖下的水潭,鲤鱼精见又闯了大祸,害怕龙王复仇,一溜烟逃跑了。而晓翠姑娘知道小黑龙为了救自己殉难的消息,更加悲痛欲绝,在水潭的平台上,终日以泪洗面,最终忧郁而死,变成了一块石头。后来龙王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抓住了鲤鱼精报了仇,也为晓翠的感恩所打动,于是在方圆几十里下了几场大雨,不但缓解了灾情,而且同意将小儿子埋葬在这里,每逢此地遇到干旱,也特别吩咐人施雨,保佑百姓种田。乡亲们为了感谢龙王的义举,自发地前来参拜,并修了这座龙王庙。为了怀念小黑龙,人们也把这座潭水,起名叫“黑龙潭”。

以“黑龙潭”为名字的风景区在全国有多处,但是,海拔在500以上,潭底、潭壁以至于潭水遍身黑色,况且瀑布也是在黝黑的背景下形成天然水帘,山高瀑险,似乎在很多风景区并不多见。

加碑岩黑龙潭,不仅仅是藏在深山里的一处风景,在百余米高的崖顶另一侧,却还有一条近年已经重修的水泥路面,而路的尽头,也是抗日战争期间,绥中县第一个革命党支部所在地。近年来,随着人们缅怀革命前辈的红色之旅,顺路登顶一睹黑龙潭的游客逐渐增加。更有许多的文艺工作者,在此挥笔,作画,创作出各类题材的优秀作品。

跨入新时代,名副其实的“加碑岩黑龙潭”,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发展,势必会成为人们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必将成为一处绿色旅游的胜地,走进人们的视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