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孩子最大的残忍,也许就是不允许她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恰恰365 2021-02-11

春未暖,花未开,花城读书会的妈妈们又一次相聚西城都荟,聊起了下一季读书会该如何进行。我们吃吃喝喝,花天酒地,觉得吃喝虽好,还是阅读,交流更重要,前者只是一时的饱足,后者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心灵的宁静。

阅读不仅是为了阅读,亦是为了了解自己,不用别人的思考来品评自己的人生,甚至掩埋自己的感受。

在读书会的后段,子枫分享了一段话——

赞叹我们X学园黄XX老师的智慧,让孩子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非常重要!因为住宿,孩子们晚上想念家人很正常,我们不是堵住孩子的思念,也不是说教,而是认同孩子的感受,这是让情流动和通畅!孩子们也能喜悦进入梦乡!

在老师群看到黄老师的分享:

孩子说:老师,我想妈妈了!

老师说:不管是开心地还是不开心地想妈妈,妈妈都知道,因为母子连心!如果你开心地想妈妈,妈妈也会开心;如果你不开心地想妈妈,妈妈也会不开心。

你希望妈妈开心呢,还是不开心呢?

异口同声:开心

老师说:好,那把对妈妈的想念大声说出来吧

所以,个个孩子都很开心地喊出了"妈妈,我想你了!

(视频请找我私询)

看了这段话,你会有何感受?

有的妈妈感觉到了痛苦,残忍,悲伤,精神绑架。

也有的妈妈觉得老师说的话有点道理,应该部分听取。

是啊,这段话中运用了心理学里的术语,如让孩子表达感情,让感情流动,另一方面她也运用了同理心的技巧,看似对孩子的感情表达了尊重和理解。

可是在后面,就开始不对味了。

当一个孩子在想家,想妈妈而难受时,有一位她们非常尊重的老师告诉她——

1)  妈妈知道你的感受

2)  你不开心,妈妈也会不开心

3)  你希望妈妈开心还是不开心?

这段话的真相,是在禁止他们难受,已经不是不能表达的问题了,而是连想一想难受都不被允许。

做妈妈的都知道,孩子们是多么赤诚地爱着我们,多么希望我们快乐。

而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被剥夺了心灵深处表达难受的权力,是多么的可怜。

我们都已经活了三十多年,总会遇到难受的事情

有的人选择咽下去不说

有的人选择愤怒和谴责

有的人伤心哭泣

只有极少数人,还在面带微笑的说,没关系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还不觉得有什么,那我告诉你

她是在得到家人死讯的一刻,表现出如此通情达理的平静。

你还会觉得她正常吗?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感受剥夺掉,她已经失去了生而为人最原始的权力。从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哭,会笑,我们感受真实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自如的表达中成长,成长从来就是让我们面对更真实的自己,在世事的磨励中依然保有自己原生的情感与真诚。

不被允许悲伤的人是怎么养成的?

也许就是在很小的时候,

照顾她的人告诉她,你难过了,你的妈妈就会分心,你吵吵闹闹,你妈妈就会没面子。你想让你妈妈不开心吗?

道德和知识,都是一种利器。端看掌握在谁的手里。

当持有道德和知识的人,运用这些武器建立起他们的逻辑来时,连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都能令妈妈都听不到里面的悲伤与绝望。

也许悲伤只能与悲伤者共鸣,伤痛的感受也是如此私人,无法让他人感受。

那你也可以试试看,如果先不发那段话,只是把孩子的视频发给朋友,她们的感受会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