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五合: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 方位之合:甲乙合东方木,丙丁合南方火,庚辛合西方金,壬癸合北方水,戊己合中方土。 阳干为天,阴干为地,甲丙戊庚壬为五阳时,乙丁己辛癸为五阴时。 地以五五为制,中央土为太虚之中,人之居。圣人居中而面南,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俯察地理。则:左为东,右为西,前为南,后为北,上为天,下为地。按照方位之合和天地阴阳的关系,东方甲上乙下;西方庚上辛下;南方丙上丁下;北方壬上癸下;中上为戊,中下为己。如图图示: 天左旋,地右迁。以地迎天,以地合天,天上地下,以下合上。由此,可以看到天干五合的基本情况如下: 己与甲合,己下合东上;乙与庚合,东下合西上;辛与丙合,西下合南上;丁与壬合,南下合北上;癸与戊合,北下合天上;天之中为戊,地之中为己,上戊下己。人的左右前后上下为人观察的视角,分别为东西南北天和地,其方位均为五阴干;以人的视角观上中下天地人,己甲合为人中地中合于左东;乙庚合为东西合;丙辛为西合南;丁壬为南合北;戊癸为北合天中;戊己合为天中合地中。 黄帝内经导读:五运太过气行先天,五运不及气行后天,是什么意思? 易传:先天而天奉天时,后天而天天弗违。按照古文的写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奉天时的天就是先天;不违反天时按照天时运转的天叫后天。可能有人联想到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对,先天八卦就是表示天时的八卦,后天八卦就表示不违反天时的八卦流转顺序。我们不妨把后天八卦的五行属性表示出来:东方震东南方巽,五行同为木;南方离五行为火;西南方和东北方以及中宫太虚同为土;西方兑西北乾五行同为金;北方坎五行为水。我们以震卦开始坎卦结束,把五行连起来阅读:木火土金水。 易传中怎么说的?曰:大明始终,六位时成,运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也是黄帝内经里的显明,都是天上的太阳。你如果还把这个明字理解成明亮、光明,那么我还举一个例子,《周礼》中在描述东西两个方向列贵贱之位的时候,原文:明出于东,而月出西。这个明也是太阳啊。 前面提到后天八卦五行木火土金水的排列顺序,暂且不说这个说法对不对,我们可以联想一下五运六气,好,你会联想就是好样的,五运六气的主气顺序: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行再次连起来读一下:木火土金水。笔者友情提示,此处,你可以尽情联想。理由是黄帝内经原文: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北中天临观的八极是什么?是不是易卦?如果是易卦,是不是后天八卦?有没有可能是先天八卦?这些问题需要深究的,你可以深入研究。 回归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在先天天道的基础上建立框架的,客气就是天气,客气的顺序就是天道的运行次序;客气就是标气,标气是干什么用的,就是起到六步气定位用的,相当于定位的坐标,你可以把地支十二周天图理解成奇门遁甲里的天盘,天上的盘,天上的表盘,为什么,因为十二地支就是按照客气六步排列顺序的。客气的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六之气也是描述周天之道的,这六步,就是易传里大明始终,六位时成的六位。所以客气作为标气,主要作用就是明确六位位置和顺序。上文提到的五运六气的主气,是面南而立,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得到的地理六气的顺序,在内经原文里,黄帝怕你看不懂,特意问了岐伯:善,是接上面的答复,愿闻地理之应六气气位如何?岐伯回答得清清楚楚:显明之右,少阴之位,少阴之左,少阳居之,退行一步-----,对吧,这个退行一步为啥要退,就是因为要把地理时间的开始气位与客气对标。对标以后,天走一步,地也走一步,天走六步,地也走六步,正是因为主气和客气的顺序不同,形了天地的差异性。如果有人问,为啥主气的开始是以厥阴为开始,以太阳寒水为结束,并且恒定不变呢?好了,这起码说明你基本理解了天地对标的标准,但是还心存疑问,如果这样问,你肯定能深入学习,如果不能问,那么强烈建议,黄帝内经放下吧,不是你能读的。 客气六步,不仅代表气位定位,还代表先天周天运行次序;主气六步,不仅每一步都和天六步一一对应,而且也是自成系统周天循环。五运六气的五运,就是运行后天,后天才能起运,所以运有主客运,气有主客气。 五运三纪,太过不及和平运,黄帝问岐伯问得很细致,阅读原文就可以了。五阳干表示天阳,五阴干表示地阴;五阳干表示天上,五阴干表示地下;五阳干表示阳时,五阴干表示阴时,这是基本含义。太过表示天,不及表示地,中运表示天地和;太过用阳干,不及用阴干,平运用上临天符和下加岁会。所以太过用的是客气六步,五运是客运五步;不及用的是主气六步,五运是主运五步,然后研究中运,究竟是上临还是下加,讨论带来的影响。所以五运太过就是行先天时,五运不及就是要不违背先天时,产生不良影响和灾变,你要想办法去应对,产生疾病你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
|
来自: acmallzbgh4avm > 《古代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