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省杂技团赴俄罗斯巡演纪实

 zqbxi 2021-02-12

文/罗薇、孙展(江西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图/作者提供

经文化部批准,江西省文化厅组派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杂技晚会《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赴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彼尔姆边疆区、莫斯科巡演,参加中俄“两河流域”文化交流合作和2015年11月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法市举办的“江西经贸文化周”活动。

11月4日,巡演团一行33人飞往乌法市。为了确保首场演出顺利进行,巡演团不顾13小时的旅途疲惫,从机场先奔巴什科尔托斯坦国家音乐厅查看场地,做到心中有数。

11月5日上午,巡演团在剧场进行了装台、走台、排练,下午又进行彩排。演员们虽然都感到非常劳累,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为的就是全力以赴做到首场演出成功。5日晚8时30分,演出拉开了序幕,出席观看演出的中方领导有:江西省省长鹿心社、省外办主任赵惠、省发改委主任吴晓军、省商务厅厅长王水平、省旅发委主任丁晓群、省政府副秘书长犹滢、省文化厅副厅长任永新、省外办副主任李雨强俄方观看演出的有: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第一副总理马尔达诺夫、经济发展部部长诺维科夫、文化部部长莎菲科娃、经济发展部第一副部长马季托娃、旅游商业委员会主席吉良子经诺夫、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奥夫相尼科夫、国家音乐厅厅长萨耶托夫等。在首场演出中,座无虚席的剧场始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观众的掌声和呐喊声从无间断。演出结束后,中俄双方领导走上舞台亲切慰问了演职员工,并合影留念。

在第二天的演出中,俄方在剧场的过道增加了临时座位,以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上台与演员合影留念,对中国杂技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真挚的敬意。

11月7日中午,巡演团乘坐由乌法转道莫斯科再驶向彼尔姆的航班,经过6小时的飞行,来到了此次巡演的第二站彼尔姆边疆区首府彼尔姆市。彼尔姆当地温度是零下17摄氏度,全年有9个月的时间被白雪笼罩,属于寒带气候。巡演团抵达彼尔姆后第一时间就与彼尔姆剧场方面沟通演出事宜,迎接11月9日的两场演出。彼尔姆国家杂技场是马戏演出特有的圆形剧场,舞台的四周全在观众的视线范围之内,中国的舞台杂技节目很难适应,巡演团不得不对节目进行临时调整,演员们面临很大的压力。由于杂技场内供暖设备有限,演员们承受着从未遇到过的寒冷,经受着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随着演出时间的临近,2230座的杂技场渐渐坐满了人。演出开始了,每个演员都很努力地完成着自己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剧场工作人员告诉后台的演员,场外正下着大雪,开演已经20多分钟了,还有许多观众因为没有买到票在场外等候着。得知这个消息,巡演团的成员们更加精神抖擞,信心倍增,将最好的演出状态展示在观众面前。演出再次获得成功。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拿出节目单向演员们索求签名。

11月10日,巡演团飞抵了此次巡演的最后一站莫斯科。11月12日,巡演团将在中共六大的召开地——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现在的莫斯科市圣三一区五一乡文化宫演出。

当晚,巡演团从驻地驱车赶往剧场,短短的70公里路程走了近4个小时,由于堵车影响了原定的到达时间,巡演团一下车就立刻开始了走台排练,接着是马不停蹄的正式演出。本次演出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他们不顾寒冷的冬雨,在离开演还有一个小时就扶老携幼陆续进场。原本容纳250个座位的文化宫演出大厅挤进了近400多名观众。轮番上演的《转碟》《草帽》等11个节目,引得观众一时屏住呼吸、注目观看,一时又欢声笑语、掌声雷动。观看演出的一位俄罗斯老大爷流下激动的泪水,他说现在很少看到这么好的表演了,实在是太精彩了。演出在我驻俄使馆文化参赞张中华与五一乡文化宫馆长阿里克思耶娃合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落下帷幕。

11月13日下午,巡演团到达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为巡演的最后一场做准备。因受场地限制,有些高空节目不能演出,巡演团又对演出节目做了及时调整,并临时更换了部分演出服饰(具有俄罗斯当地特色的服饰)和道具,尽最大努力提升了晚会的演出效果。短暂的11天,江西省杂技团跨越俄罗斯联邦三个城市,旅程直线距离2.3万多公里,观众总人数近万人次,圆满完成了6场文化交流演出。此次巡演活动扩大了中国杂技在俄罗斯的影响力,增进了中俄人民之间的友谊,让俄罗斯的观众更加了解和喜欢上了中国杂技和江西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