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做人的关键,就是要不骄傲、不懒惰

 琢磨君专栏 2021-02-14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曾国藩给弟弟们写了一封家信,主要阐述了“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还说谨言慎行是终身的载福之道,更是家门最大幸运。

曾国藩根据多年的心得体会,加上最近遭遇的战败,深刻反省自己,于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弟弟们:大概军事上的失败,不是骄傲就是懒惰所造成的,二者之间一定占有一方面。达官贵人家的失败也如此,不是骄傲就是懒惰,二者必占其一。

由此可见,曾国藩认为做人做事的关键,就是要不骄傲、不懒惰。其实,这也正是应验了他之前所说的一句名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败。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为什么做人要戒骄傲和戒懒惰!

1、对自己来说,不能懒惰;

中国人常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俗语还说“富贵本无根,尽从勤中来”;外语谚语也说:勤奋出贵族。

可见,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不懒惰,肯于勤奋自强,都是可以很好地立足于社会,甚至是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人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如果不付出,是很难有半点回报。比如说,有人天天躺在床上睡懒觉、做白日梦,口里还喊着“我要努力,要奋斗,要做成功人士”,但是不付出实际行动,只会白白浪费好光阴,最终一事无成。

曾国藩一生很注重治懒,因为勤能补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于是他专门总结了一个“五勤口诀”:一曰身勤,二曰眼勤,三曰手勤,四曰口勤,五曰心勤。

对于懒惰,曾国藩认识深刻、深恶痛绝,他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什么叫懒惰?

第一是,不能付诸于行动,总是拖延症;第二是,做事情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如果我们不抓住时间,努力奋斗,便会错失机遇,辜负时光,最后老大徒伤悲。

曾国藩认为,立志可能简单,但是坚持有恒却很难,因此这需要与人性的弱点做艰苦卓绝的斗争,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他告诫子孙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人而无恒,一事无成”。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都是靠自己勤劳双手打拼和创造出来的,不能过分依靠他人或者外界,正所谓“男儿当自强”。

所以说,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戒掉懒惰,一辈子与惰性作斗争,我们才能勤奋进取,最终积德又积累好福气。

2、对于他人来说,不能骄傲;

骄傲的人,容易自满,这就好比是水满则溢,越是自以为是,就是再无形中把自己引入祸患的深渊。正因为如此,圣经里面把骄傲列为“七宗罪”之首,格外提醒大家。

《论语》中,孔子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他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而吝啬的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可见,孔子强调为人处事的时候,要讲究“谦恭有礼”,而对“骄傲”持有否定的态度。

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真可谓是光宗耀祖,去京城前,他请求祖父给予教导和训示。祖父说:“你的官是做不完的,你的才能是也好的,但是做人不要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你如果不骄傲,就更好了!”

这番话一直让曾国藩牢记了一辈子,受益匪浅,用他的原话就是“至今尚如耳提面命”。

所以我们会发现:曾国藩不仅经常在日记中自我反省,时刻强调戒骄傲之气,还经常告诫兄弟子侄也要戒骄戒躁。

比如,他告诫弟弟说: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他又写信告诫儿子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做人,谦虚谨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曾氏家族子孙代代谨守家训,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可见,戒骄戒躁,谦虚低调做人,既可以积累好的品德,也可以在无形中感应天地人鬼神,继而积累更多福气。

结语:

骄傲和懒惰,都是人性当中很顽固的弱点,也属于七宗罪之一,更是做人的大忌,我们努力戒掉它们,人生才能越来越好。

满招损,谦受益;做人不骄傲,虚怀若谷,便会不断进步,日新又新;勤奋努力,不懒惰,便可以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最终由量变到质变,所以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做人,时刻牢记曾国藩的以上两个“忌讳”——戒骄傲、戒懒惰,我们的人生才会越来越顺畅,多积累福气。朋友们,您觉得呢?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