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过则怒现象丨接受指正叫长痛不如短痛

 悦来阅好吧 2021-02-13

内蒙的暮夏

晚上有朋友说到古代一位武将的故事。论其武勇,世所罕见;论其品性,直堪叹惋。因其轻狡反复,见利忘义,不止一次叛主投敌,且所叛旧主中有为其义父者,乃成背主求荣、无信无义的反面典型。其间,没少被身边亲信劝说,无奈他不乐于听取,依然我行我素。以至在后来众叛亲离、兵败被擒时,即使主动乞降,也不获信任,终被残酷处死。

想到一个问题:在今天,人们固执己见,甚至闻过则怒,已成普遍的现象。一般人大多活在自我中,或想象的世界里,要求一切符合自己的意愿,容不得别人说他一点不对,哪怕是善意指出他的不足。一旦被人指出问题,便觉受到极大的冒犯。为了这种事,小孩之间可以直接开打,成人之间可以霎时翻脸,男女老幼概莫能外。最令人诧异的,莫过于有的老者,平素看似有头有脸,一旦被人指出问题,照样瞬间变成情绪化的孩子,前后判若两人。这大致上是说提示者是平辈或晚辈的情况,被指正者一般的反应是闻过则怒

内蒙的暮夏

还有一种情况,当提示者是师长或领导,一般人的反应则主要是闻过则泣,或闻过则怨。正好有朋友说到一件事。有一位女士,非常希望得宠,做事极为要求认可及如愿的待遇,所以特别容忍不了别人指出她的问题。每次有人指出,纵使是善意的提示,她也始终不出两种反应:或者委屈流泪,或者生气怨恨。所以时间一长,再也没有人愿意提醒她,她也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首先是难以融入环境,身边朋友越来越少,她越来越觉得孤独,越来越不合群,然后心理变得不健康,常常黑着脸不理睬人。不久,据说她离家出走,至今不知所终。这应了一句古语:“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注】*译文: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动怒,听到别人夸赞自己就高兴,那么对自己有害的狐朋狗友就会到来,对自己有益的良朋诤友就会离开;如果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就感到恐慌(觉得受之有愧),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欣慰(庆幸可以改正),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士就会渐来亲近。(《弟子规》)

内蒙的暮夏

探究这类人的不幸在于,哪怕了解知见与行为有偏差会让自己不长进、多受苦,也容不得别人为他指正,纯是心理扭曲,也因不守人伦、福德严重欠缺故。尤其是有些人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从小到大感觉没有得到一点关爱、温暖,更是渴望关心、认可,也因此只能接受别人的赞扬,不能面对别人的指正。严重者,竟然类似于神经过敏,只要发现有人交头接耳就怀疑是在说她坏话,乃至别人当面赞扬、肯定她,她也会听成相反的意思,以为是对她的嘲讽或指责。其心理之紧张,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当然除此外,还不能忽略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秉性问题,决定了某些人容不得别人指出问题;二是教育问题,是后天教育与相关实践的缺失,导致人不能在听到指正时保持理性。前一种,由于涉及到以往(有谓前世),比较深奥,暂且不论。后一种,例如古有佳言:“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很高兴,听到有教益的话就向人家敬礼,及“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但很多人从小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或长大后对国学也不上心,觉得无甚益处,或浅尝辄止。至于对国学理论包括善恶有报等背后是以自然法则为支撑(自然法则必然支撑人之为善、提升,必然抑制人之作恶、堕落),知之更少。

内蒙的暮夏

有一点必须了解:国学不止有如何做人乃至转凡为圣的理论,还有具体的实践方法。如果教育没有实践的方法,人们即便学到一些奇妙的理论,也难有较大的改变。而现实的问题恰在于,大多数人只能止于学理论,不能进一步实践、修改自己。因此,作为师长来说,教人理论则无妨,彼此相安无事;若想帮人实际改变,却极易引火上身

正因为如此,凡想改变、提升自己者,就得掂量一下,是否能够下决心实际修改自己。人除非有足够学做人的福德支撑,能下决心修改自己,并请求过来人的指点,否则,即便有明白人对你洞若观火,他也不会轻易对你开口。那么,你永远别想有大的改变、长进,想脱离痛苦烦恼终成为空想。

内蒙的暮夏

为什么被人善意指正明明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事,人们却大多排斥?首先是因为认识上的错误。一个错觉,以为那是被人不认可。亦如身患脓疮,想把疮口包裹起来,怕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受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过错及被人指正并不丢脸,掩盖过错、文过饰非才丢脸;若闻过则怒,更是丢脸到家了。容不得别人指正,且认为自己不可能有问题的人,是极其可怕的;无论有没有问题,都觉得自己不够的人,才是值得亲近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智者的态度、强者的做法。退一步说,即便有人非善意,你若冷静,何尝不是好事。譬如战争时期,如果有人挖苦地指出你防务的漏洞,岂非幸事!

从更深的层面说,人们不愿接受指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不了解被人指正时感到心里痛的不是真实的“我”。一般人不但在被批评、指摘时,心里会觉得痛,甚至被善意提醒、指正时,都会感到痛彻心扉,因而抵触甚至攻击,就是因为不能觉悟到这种痛或感受,并不是真实的“我”。它虽然极像真正的“我”,让你不假思索地喊道“我难受”,实际上却是类似于毒物在起作用,令你的智慧失常。这就是每当别人有课程显现,你看他的问题所在、应该的做法,心里很明了,而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你却马上变得头晕脑胀,感觉糊涂又没力量的原因。说明什么?就像中毒反应,令人迷失、智慧遮蔽。

内蒙的暮夏

第二,不了解接受指正的利益,恰是长痛不如短痛。一般人对自身的问题很难察觉,所以烦恼痛苦总那么长久,甚至令人难以承受。如果有人指正而你能接受并修改,就意味着可以免除日后的很多痛苦、麻烦。很多人到死都没发现一个奥妙:被人指正,虽然心里痛,但接受了,却是短痛,而能免除日后的长痛。换言之,接受指正意味着你可免除本将走的很多弯路,少受本将受的很多痛苦,乃至能消除未来可能身陷绝境的危险。所以俗话说得好,长痛不如短痛。而一般人不愿接受,好比身上长着脓疮,却不愿接受开刀的短痛,宁要伤口溃烂乃至病入骨髓的长痛,岂不悲乎!(以上两点背后更深的原因,自然与学做人的福德欠缺有关。)

内蒙的暮夏

人必须下决心修改自己,因为这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需要,所以别无选择。人应该怎么活着,很多人以为自己有选择的权力(以为想怎样就能怎样),其实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不然,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是自己早晚会遭殃。

话说回来,了解这些道理自然有益,但能进一步去实践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的极少数。一般人永远不可能做到,除非是秉性特别的人。故笔者只是为了提示人们:一、如果你长进慢、烦恼多,是由于得不到明人的指点,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尤其是缺失人伦及做人的课程实践);二、假设有人为你指正,纵使当下不能冷静面对,事后你也应该醒悟自己的问题所在。记住一件事,古今圣贤皆以得到他人指正为荣幸。如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他们无不把自己有过错时,能够得到别人的指正,看作人生一大幸事

摄影 / 阳光

编辑 / 大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