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兰西|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

 置身于宁静 2021-02-13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使人成为宇宙的中心,这意味着什么?文艺复兴以前,“人”难道不是宇宙的中心么?或许,应该这样说,文艺复兴创造了新文化或新文明;这种新文化或新文明,同既往的文化或文明相对立,或者说是它们的发展。但是需要“确定”或者“阐明”这种文化蕴育的内涵。

那么,能否断言,文艺复兴以前,“人”是微不足道的,后来才成为一切?或者说,文艺复兴意味着创造文化的进程——人在这一进程中力求成为一切——获得了发展?也许,应该说,文艺复兴以前,先验论是中世纪文化的基础,不过,那些代表中世纪文化的人们难道也曾经是微不足道的吗?中世纪文化对于我们难道不就是藉以成为“一切”的手段吗?

假使说,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那并不是因为过去是“微不足道”的所有人,现在确信他们已经变成了“一切”,而是因为这种思想方式广为流传,成为普遍现象。并没有“发现”人,但出现了文化的新形式,即在统治阶级中造就新型的人必需的力量。

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作为波及整个欧洲的历史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以意大利为主要中心。然而,假使说,从十一世纪起,这一运动在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因同城市公社联系在一起而具有进步的性质;那么,正是在意大利,它随着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而衰落了。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具有倒退的性质,而在欧洲其它国家,总的进程以建立各个民族国家,随后又以西班牙、法国、英国、葡萄牙在世界范围的扩张而达到高峰。同这些民族国家相对照,意大利从亚历山大六世①起形成具有专制国家形态的教皇政权,这个政权导致意大利的四分五裂。不建立民族国家,文艺复兴就不成其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只有马基雅维里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作为个人,他从理论上予以总结的并非意大利的事件,而是意大利国土以外发生的事件。

亚奈尔②认为我们关于文艺复兴的观点主要受到两部经典著作的影响: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和德·桑克蒂斯的《意大利文学史》

在意大利和其它国家,对布克哈特著作的阐述是颇为歧异的,它于1860年出版,获得了欧洲范围的反应,对尼采的超人哲学发生了影响,并由此导致了各国特别是北欧国家描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军事统帅的著作热的出现。这些著作宣扬个人追求美的、充满英雄业绩的生活的权利,追求毫不顾忌道德规范的自由发展的权利。于是,西吉斯蒙多·马拉台斯塔③、切撒尔·包尔吉亚④、利昂纳十世⑤、彼特罗·阿莱蒂诺⑥成为文艺复兴的代表,马基雅维里,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孤独的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的理论家。在意大利,邓南遮是持这种文艺复兴观的最后代表。

不过,布克哈特的著作(瓦尔布萨译,1877年出版)在意大利有不同的反响。意大利译本更着重于展现布克哈特指出的文艺复兴反教廷的倾向,这种倾向同民族复兴运动时期意大利政治、文化的倾向是相吻合的。布克哈特指出的文艺复兴的另外一个特征,即个人主义和培养现代思想的特征,被意大利人当作对教廷代表的中世纪世界的反动而接受下来。在意大利,并不热衷于对刚毅奋发的、唯美的生活的赞颂;军事统帅、冒险家、伤风败俗者很少受到意大利人的注意。

德·桑克蒂斯却着重指出笼罩于文艺复兴的政治腐化和道德堕落的阴暗色彩;文艺复兴诚然有着众所公认的一切成绩,但它使意大利瓦解,沦为异族的奴隶。

总而言之,布克哈特视文艺复兴为欧洲文明进步的新时代的起点,是培养现代人的摇篮。德·桑克蒂斯从意大利历史出发,则认为文艺复兴对于意大利是倒退的起点。然而,布克哈特和德·桑克蒂斯在对文艺复兴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却又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他们一致指出了文艺复兴哺育现代思想,在宗教、权威、祖国、家庭范畴内摆脱一切中世纪桎梏等等的特征。

文艺复兴可以看作是一个历史进程在文化上的表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意大利形成了具有欧洲影响的新的知识阶级。新的知识阶级分化为两翼,其一翼同教廷相联系,在意大利起着世界主义的作用,具有反动的性质;另一翼由政治、宗教流亡者在国外形成,他们在不同的国家定居,或者作为军事、政治、工程领域的专家参与各个现代国家的创立,在那里发挥着进步的、世界主义的作用。

译注:
① 亚历山大六世(Alessandro VI,1492-1503在位),罗马教皇。
② 亚奈尔,意大利评论家,其论文《文艺复兴诸问题》载《新文集》1933年8月1日。
③ 西吉斯蒙多·马拉台斯塔(Sigismondo Malatesta,1417-146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里米尼城邦君主,著名军事统帅,文艺的庇护者。
④ 切撒尔·包尔吉亚(Cesare Borgia,1475-1507),罗曼涅亚城邦君主,史称现实主义政治家的典范。
⑤ 利昂纳十世(Leone X,1475-1521),即乔万尼·迪·美第奇,佛罗伦萨君主豪华者美第奇之子,1513年当选教皇,著名的文艺庇护者。
⑥ 彼特罗·阿莱蒂诺(Pietro Aretino,1492-1556),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民族复兴运动》,都灵,埃依纳乌迪出版社,1966年,第11-15页。
《葛兰西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61-64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