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苓汤:退热利水 止泻消肿

 幸福靠自己DLEL 2021-02-14

柴苓汤为古代的治疟方,传统的分利阴阳、和解表里方。有退热、利水、止泻、消肿的功效,具有消炎、利尿、免疫调节等作用,适用于以往来寒热、口渴、腹泻、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1.原书配方

柴胡一钱六分,半夏(汤泡七次)七分,黄芩六分,人参六分,甘草六分,白术七分半,猪苓七分半,茯苓七分半,泽泻一钱二分半,桂五分。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温服。(《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2.原文方证

治伤寒泄泻身热(《仁斋直指方论》)。治伤风、伤暑、疟,大效(《世医得效方》)。治疹泻,小便不利(《保婴撮要》)。治疟热多寒少,口燥心烦少睡(《医门法律》)。身热口中渴,更兼泻下频,柴苓汤一剂,施治捷如神(《医学传心录》)。治泄泻发热,口渴里虚之症(《杂病广要》)。

3.方证提要

往来寒热、口渴、腹泻、小便不利者。

4.推荐处方

黄芩10g,柴胡20g,姜半夏10g,生晒参5g,生甘草5g,白术20g,茯苓20g,猪苓20g,桂枝15g,泽泻20g,干姜10g,红枣20g。以水800mL,煮取汤液400mL,分2~3次温服。药后避风,忌食冷物,如饮热水后微微汗出者更佳。

5.方证提要

往来寒热、口渴、腹泻、小便不利者。

6.适用人群

头面部虚浮或肢体水肿,有轻度抑郁或焦虑,食欲不振,口渴而不欲饮,或饮水即吐,嗳气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小便量少,舌胖大边有齿痕。

7.适用病症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口渴、腹泻为表现的疾病,如干燥综合征、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白血病等。

(2)以水肿为表现的疾病,如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急慢性肾炎、黄斑水肿、妊娠水肿等。

(3)以发热为表现的疾病,如夏天感冒、胃肠炎等。

(4)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8.加减与合方

(1)皮肤痒、关节肌肉疼痛,加荆芥15g,防风15g。

(2)腹胀、嗳气,合半夏厚朴汤。

(3)月经量少,合当归芍药散。

9.注意事项

(1)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腹泻加重,继续服用可止。

(2)服药后应避免饮用冷水,宜喝热开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