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滨江有故事丨码头遗存,听听你不知道的那些故事

 cxag 2021-02-15

经历百年的岁月,徐汇滨江已由过去的厂房、水运码头、机场……成为了如今休闲娱乐的优质水岸。

历史的遗存仍在这里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我们希望和您一起穿越时空的限制,感受徐汇滨江现在,倾听上海工业发展史诗。


慢跑树林

水泥墩与系缆墩

来到徐汇滨江开放空间的游客,总是会驻足在位于亲水平台的港池附近,坐在巨大的系缆墩上,休息赏江景。这里的水泥墩上经常会有飞鸟驻足,浪花拍向江岸,小鱼水中游弋,有时甚至还有小乌龟慢悠悠地划过。

但很少有人知道,港池里的水泥墩、遍布亲水平台各处的系缆墩等皆是曾经徐汇滨江所保留下来的码头遗存。

在徐汇滨江曾有过两个著名的码头:开平码头(即开滦码头)、北票码头。我们已经讲过了北票码头的故事(点击可阅读)。今天,就讲讲位于日晖港的开平码头。

讲到开平码头就不得不说刘鸿生,他之所以被称为“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水泥大王”,成为近代典型的民族企业家,做生意确实有一套。

1926年,他利用上海开滦矿务局的英籍职员葛尔德(S.T.Calder)的名义,花35万两白银从日商三井洋行那里买下了日晖港的地块。

日晖港旧貌

为了卖这块地皮,刘鸿生趁去英国考察的机会,带着图样直接找到伦敦开滦矿务局董事会兜售。因日晖港条件太好了,地处浦西,水位深,建成码头后,可泊万吨远洋轮,开滦矿务局一看,立刻拍板成交。成交价90万两白银。一转手,不到一年,刘鸿生就赚了足足55万两。

开滦矿务局买下日晖港地皮后,很快就建成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码头和一个木结构固定码头。再加上附近的日晖港火车站的便利,码头一派繁忙景象。

1946年,民族企业家刘念祖等人向开滦矿务局租用,改名为上海码头公司开平码头,运输木材、煤炭等货物。

1949年后,开平码头与北票码头合并,改建为混凝土码头,扩建为上海港第一座水陆联运码头,称为上海港第六装卸区。

在现在徐汇滨江区域的岸线上,一直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码头,大多都是当时的民营公司自用,或民用小船装卸货物所用。例如上海龙华水泥厂的码头、实宏造纸厂大码头、白猫公司码头、划船俱乐部码头、上粮六库码头等。



1979年  徐汇滨江部分码头分布

在徐汇滨江升级改造过程中,对沿江码头进行了梳理。2013年,合并后的上港第六装卸区也开始进行改建、升级。针对码头结构上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破损及缺陷进行修复、加固,由原来的码头变为可供市民近距离赏江景的亲水平台。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港池里的水泥墩、遍布亲水平台各处的系缆墩等皆是开平、北票两码头的工业遗存。经过刷浆防腐修补,我们将它们保留下来,成为徐汇滨江开放空间的一部分。

过去,它们承载着上海工业发展的重任。现在,它们记录着厚重的文化,是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是回荡在徐汇滨江空间里来自历史的声音,或细微,或响亮,或厚重……

历史值得铭记,发展也不会停止。城市记载着历史,而历史也永远是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逐渐被延伸。徐汇滨江的故事还在继续,直至未来。

本文资料来源:《上海港史话》、《上海港志》、《上海徐汇滨江老码头结构修复、加固设计· 戴海新》、上海天地图、搜狐新闻、上海发布、上海市影像资料馆、徐汇滨江管委办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