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丽塔海华丝:二战中美军的梦中情人,首颗原子弹贴着她的照片投放

 以史为鉴v 2021-02-17

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文艺圈和体育圈不乏明星踊跃参与,虽然他/她们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在鼓舞士气方面,这些明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上一期我们聊了直接报名参加美国陆军的黑人拳王,《二战风云:世界拳王要参军,美军为防万一,下令禁止他上前线 !》。本期我们来聊聊二战时期几乎所有美国大兵的梦中情人——丽塔海华丝(Rita Hayworth)。

图注:丽塔海华丝的照片

丽塔是西班牙裔美国人,原名叫玛格丽特-卡门-坎西诺,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父母都是舞蹈演员。年幼的丽塔跟随父母四处演出,学习舞蹈,16岁的时候在洛杉矶开始成为一名演员,但是名气都不大。

到了1937年,丽塔在大她二十多岁的第一任丈夫的重新打造之下,将黑发染成金发、并且通过牙齿、眼睑等一系列小手术让她更符合美国人的审美,甚至还更改了艺名。

图注:电影《Only Angels Have Wings》中的女主角丽塔海华丝

经过丈夫兼经纪人改头换面的改造,“丽塔海华丝”开始了其大红大紫的影视旅程。

丽塔凭借一头火红的红发和性感的舞蹈名气越来越大,在多部电影中出演性感女主角,并成为了著名的女明星。

但是她最出名的还是给当时的《生活》杂志拍摄的一系列写真照片。

图注:1947年《life》杂志的封面美人

经过《LIFE》杂志的曝光之后,丽塔海华丝迅速爆红,而且引发全美轰动。不仅杂志被销售一空,而且丽塔也成为美国人的梦中情人。

图注:丽塔的经典照片

当时有人评价她是“爱情女神”,“男士的性幻想对象”。而丽塔海华丝的照片也成为了美国大兵出征在外必不可少的物品。

美国大兵不仅仅人手一张丽塔海华丝的照片,还把她的形象绘制在飞机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丽塔海华丝不仅仅影响到了美国大兵,而且对日本、德国士兵中都能见到她的照片。

图注:丽塔海华丝的性感照片

随着丽塔名气急剧上升,她的照片成为杂志销量的保证,在这期间,她的照片足足登上了23家杂志的封面上。

而丽塔的性感照片也成为被派到海外作战的美国大兵最受欢迎的海报女郎。

在战争结束后,丽塔性感的地位再次上升,在著名的电影《吉尔达》中,丽塔海华丝确立了自己在好莱坞“爱神”的地位。

在电影《吉尔达》中,丽塔饰演的吉尔达像毒蛇一样既危险,又充满诱惑,她在影片中的歌舞完美展示了“吉尔达”性感而又放荡不羁的身份,甚至影片中开创性的手套舞成了后来世界各地脱衣舞女郎的标志性动作。

图注:电影《吉尔达》经典海报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电影《吉尔达》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影视圈,当时在美国秘密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也喜欢上了“吉尔达”这个形象。

甚至科学家们把准备投放到比基尼环礁,第一颗实验用的原子弹上都贴上了吉尔达的照片。

图注: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在第一颗实验原子弹上写上吉尔达,并贴上丽塔的照片。

在人类历史上,能在这样改变世界历史的试验中,贴上自己的照片,可以说前无古人的壮举。

图注:比基尼环礁爆炸的原子弹

可能是科学家认为原子弹和吉尔达都有着迷人且危险的共同点吧。

图注:丽塔海华丝和美军轰炸机的宣传画

一些文学著作和艺术作品中,丽塔的名字也成为了欲望和性感的代名词。

图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现的丽塔的性感海报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写过一篇中篇小说,名字就叫《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Rita He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这个中篇小说后来被改编为影史上著名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而在电影史上也留下赫赫大名的《穆赫兰道》中,黑发失忆的女子也借用了丽塔海华丝的名字。

丽塔海华丝一生当中有过五次婚姻都不欢而散,最后还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1987年病逝。

丽塔海华丝的一生用她自己的一段话来说就是:“Men fell in love with Gilda, and wake up with Rita Hayworth”。

男人们爱上了吉尔达,醒来后却发现只是丽塔……

本文为以史为鉴原创,全网各大平台皆有以史为鉴原创账号,请抄袭者先了解一下新版物权法,如有侵权,将直接追究侵权主体及个人,请自重。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Rita Hayworth——Biography》

Rita Hayworth——Wikipedia》

更多《二战风云》原创内容

二战风云:美军5兄弟同日阵亡,罗斯福才下令禁止兄弟在同一部队服役

二战风云:日本为什么偷袭珍珠港?其实是当年日本的最佳选择

二战风云:美国参战后,其在国内的宣传有多强??

二战风云: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什么最大受益者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