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捉月

 堪寻 2021-02-18

听故事 在安徽省长江南岸马鞍山市的西南,有一座翠螺山,山的北面有一块很大的岩石伸向长江,因为这里出产五彩的石头,所以叫做采石矶。

采石矶兀立江流、绝壁临川、水湍石奇、气势磅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在此登临吟咏,留诗数十首。在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李白浪漫传说。传说有一天,六十二岁的李白独自在江边采石矶上饮酒赋诗,明月高悬在天空中,月影映照在江面上,一片清光在闪烁摇荡。李白因吃醉了酒,朦胧地看到水中圆月对自己含笑点头,就俯身用手去捉,不料“扑通”一声翻进了江中,溺死在滔滔江水之中。这个“李白捉月而死”的故事虽然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但故事情节倒也优美神奇,很符合这位大诗人的个性特征,所以流传得十分广远。

宋朝时,还有人针对此事作诗道:采石月下访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现在在采石矶的悬崖绝壁上还有一座“捉月亭”,寄托了后人对李白的追思之情。

提问题 (1)“明月悬在天空中,月影映照在江面上”,这里所说的“月影”是天上明月在水中的______(选填“影子”或“虚像”),它的原理是_________(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李白在江船中饮酒,忽然看到水中的月亮。关于水中的月亮距水面的远近,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中月亮就是水面上

B.和江水深度相同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同

D.和他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同

(3)在平静的江面上,水中只有一个完整的月亮,当李白的手碰水面,水中的月亮一下子变成“破碎”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讲道理 (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其实是天上月亮以水面为反射面所呈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而生活中所说的“影了”是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不透明的物体背后形成的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这里的“月影”并不相同。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呈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此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反射面,所以水中月亮(即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和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3)当江面平静时,江面相当于一个大平面镜,因此天上的月亮在江中只有一个像;当江水出现波纹时,水面起伏不平,相当于无数个平面镜,在水中会形成很多月亮的像,这些像叠在一起,看上去也就变得很不规则了。

说答案 (1)虚像 光的反射 (2)C (3)平静的江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天上月亮在江水会出现一个和天上月亮相同的像。当李白的手一接触水面,水面就泛起了水波,好像很多个镜面朝向不同的平面镜,则天上的月亮在每一个小平面镜内都呈一个像,但各个像的高低不同,这些像交叠在一起,看起来很不规则,如同“破碎”了一样。


境自远尘皆入咏 物含妙理总堪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