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之道‖物块入水中,拉力大小记录。比较,比较,得出结论无数

 堪寻 2021-02-18

(更多物语在这里等你)

[张氏物语·浮力的方向]

成功不易,因为诱惑太多;

成功也不难,只需抵住诱惑,坚定方向,

就像重力始终竖直向下,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

开放型新题型解读

开放型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的问题。因而对应的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和结论开放三种形式。

在解题过程中,能够使学生通过思维的发散,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途径、创设新的解决问题方法。

通过求解这一类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例:如下图所示是在探究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李老师和同学们操作了下面的几次实验的内容,请你分析下面的实验现象,根据探究实验过程和内容,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出探究的结果。

(1)所选用的图示是:(填图中的序号)              

(2)探究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可从图示的实验过程入手。

图①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此时物体没有浸入水中,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是5N,且杯中水的体积为100mL;

图②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8N,说明物体此时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5N-4.8N=0.2N;杯中水面升至120mL,说明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120mL -100mL =20mL

图③中,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F5N-4.4N=0.6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160mL-100mL=60mL;

图④中,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5N-4N=1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200mL-100mL=100mL;

图⑤中,物体在水受到的浮力F5N-4N=1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200mL-100mL=100mL;

图⑥中,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5N-3.8N=1.2N,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V2000mL-100mL=100mL。

比较②、③、④三次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越大;进一步研究还会发现,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比较④、⑤两次实验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后,虽然在水中深度增加,但浮力大小始终不变,这说明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比较④和⑥、⑤和⑥的实验可知,在物体分别浸没在盐水和水中时,所受浮力不同,这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跟液体的种类也有关系。

答案:答案见解析。

点评:本题属于实验类结论开放型探究问题。由不同的图示对比分析,可以体会到不同的探究过程,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得出不同层次、范围不同的各种结论。

强化练习:

1.饺子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食品。煮饺子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请你分析从饺子下锅到饺子煮熟后捞出这一过程,然后提出两个问题,并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麦收后,张家和李家都说自家的麦子质量好(“质量好”是指麦粒的籽粒饱满、干瘪的少),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帮张家和李家分辨一下,谁家的麦粒饱满。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答案:

1.问题1:饺子刚下锅时,为什么沉在锅底?

解释:因为饺子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问题2:加热一会后,饺子的体积为什么变大?

解释:饺子在水中吸热,馅里水分快速蒸发,在饺子内形成大量的水蒸气,从而使饺子膨胀起来。

(说明:本题属于应用类开放型试题,过程开放、结论开放。其他合理答案也正确。)

2.方法1: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麦粒,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大小,其中质量较大的是饱满的麦粒。

方法2:把刚配制好的食盐水分成多份,分别在食盐水中放入数目大致相同的两种麦粒,则谁家漂浮在水面上的麦粒粒数多,谁家的麦粒质量较差。

 同类热文链接

力与运动,就这样三步轻松搞定

这样学,再也不用担心搞不懂“力”了

春晓不觉晓,物理难点到。夜来翻书声,重力知多少?

听了这节课,再也不怕电学失分了

讲座预告--就在今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