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丽|孩子被欺负以后

 阿苏心理工作室 2021-02-20

昨天傍晚,从妞学校做家长志愿者搞完大扫除回来,经过一单元门时,一熟识的邻居突然很高兴的拉住我,对旁边一位男孩说:“咱们正好请这位阿姨来帮忙分析一下!这位阿姨是心理咨询师呢。”

这位邻居y妈,跟我平时交流不是很多,但我印象挺好的,是一位很正直热心的人。她的两个孩子也教育的很不错,于是带着一丝困惑我停了下来。这才看清男孩子估摸十岁,中等偏瘦的个子,小脸涨红,看起来刚刚很激动,眼里还闪着泪花。旁边另一位稍壮实的男孩说是同班同学兼好友在陪着他。

显性事件是男孩的雨伞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同学合伙搞坏了。诱因是其中一位同学言辞挑衅和侮辱该男生成绩不好、肌肉也不如他。该男生不服,回应了几句,对方几个男生联合将该男生雨伞折坏了。于是该男生体会到屈辱哭着回家了,父母还没下班,门口遇见了这位阿姨,阿姨出于关心询问,于是出现开头一幕。

在y妈的帮助下,我仔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并经同学之口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同学证实,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两次了,他自己也有遭遇过,并且针对该男生的也不是一两个,多的时候有5.6个,且多是班上成绩较好、老师印象较好的学生。

男孩说,此类挑衅冲突向老师报告过,但老师说“放学之后的事情不管”,且因为那些同学成绩不错,老师对此也不会采取什么措施。

谈到家长的反应,男孩说爸爸经常在外面上班,跟妈妈说,妈妈让自己提高成绩、增加臂力。小男孩为此真去练过跆拳道,但他发现,“就算我很努力,还是干不过他们”。长期积压无法化解的委屈,让小男孩充满了愤怒,并想到报复。他说:“我真想把他们骂我的那些侮辱性的话录下来,塞到他们耳朵里,让他们天天听!”

很明显,男孩确实遭受了校园欺凌,并且由来已久,小男孩的内心正面临着危机。老师没有力度的处理,家长回避式的回应,短时间内无法增加臂力、提升分数的现状将男孩逼入了一个无力、无助的境地,而外界挑衅的恐惧和压力仍在持续。

小男孩一个劲的询问“他们继续欺负我怎么办?”

这让我感到心疼。临走前,我尽量用他能听懂的语言给了他一些关于如何应对此事件的策略。

与其说是对他问题的回答,不如说是我思考此问题的方向。

现整理出来,如下:

首先,最好家长出面协调

从孩子陈述来看,此次事件不是偶然,也非玩笑。如果听之任之,照此发展下去,被欺凌的孩子长期积累负性情绪,很有可能导致孩子或承受不住压力郁郁寡欢、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向内归因觉得是自己不好自己无能才被欺负,容易导致抑郁、自伤、自杀;或因愤怒而心理扭曲,形成反社会性性格,长大后仇恨报复社会、伤人毁物、违法犯罪。而欺凌的孩子得不到及时的管教和制止,也会容易在欺凌他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故此,被欺凌的孩子家长需要出面,将事件陈述给老师、对方家长,不管老师、对方家长如何回应,家长出面的举动本身给了孩子支持和力量,让孩子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孤单的面对,减少孩子受欺凌的无助和无力感。同时,知会对方家长也会对喜欢欺负人的孩子有一个震慑、警醒的作用。

第二,让孩子明白,弱小不是被欺负的理由

成绩、身体力量的弱势绝不应该成为被鄙视、轻视、贬低、攻击的借口。任何人在人格层面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家长在孩子受到外界欺负的时候,不应该首先和仅仅是将此作为刺激孩子“进步”的契机。罗马非一日建成,心理的伤害却可以因一次大的创伤造成。让孩子感受到“不是因为我不好我无能”才受到伤害,而是无论什么原因,欺凌他人都是不应该的、不道德的、触犯法律的。有了这样的明辨是非,孩子才能在遭遇伤害的时候懂得说“不!”,才能在自己有力量时也不会去伤害他人。

第三,制定保护自己和应对此类事件的具体策略

比如及时规避此类喜欢欺负人的孩子,对此类言行不接招。把那些侮辱性的挑衅言行视作大街上的疯狗,唯恐避之不及,难道还去反咬一口?实在避免不了时,也不要害怕,懂得相时而动,寻找救援。

第四,增强孩子的内在力量,提高自信

一个内在安全、真正自信的孩子,不会轻易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让孩子明白,自我的价值由自己定义,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自己说了算!不要掉进别人的口水漩涡。

第五,家长要去反思,并引导孩子反思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遭遇这些伤害?

他身上是不是存在什么特质吸引到这些因素?

家庭给到的关爱、支持、安全感、三观、习惯是否合适?

该如何调整?

……

每一个孩子健健康康长大都不容易,看似平静祥和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和谐的因子。

给孩子力量,教孩子方法,这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不容推辞的课题,且行且努力。

祝福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