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272)蹇是四大难卦之第三

 刘安伦先生 2021-02-20

易经(272)济难之蹇

庸懦者与躁动者比比皆是,而有的人具备沉潜之智却少了果断之勇者,有的人具有果断之勇,却少了沉潜之智。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此卦艮下坎上,发艮止遇坎险,不能前进,所以圣人给这一卦起名为蹇。

社会发展到上下相疑的阶段,万事就难了,基本上有作为的人都会被各种社会上无作为的人给拖死。汉末的何进因为自己妹妹而成了大将军,但这个人没有什么沉潜之智,硬是把大好的翻盘机会全部给错过。

当蹇之世,势难有为,那么君子要怎么济蹇,如何在蹇道循环中找到大道?

易道归结和大利是,得地,得人,得正。

西南乃平易之地,意为顺也。

东北乃遇止之地,意为险阻重重之地。

大人,指九五而言。文王系蹇彖辞:世运艰难之会,固不宜轻进,然亦岂可终止而不思所以济之乎?故必所据得其地,所遇得其人,而又行事皆出到至正,乃庶几其有成,如平易通达之地,则西南也,利于往以资其形势之便,险阻艰难之地,则东北也,不利于往以失其进取之机。地利得而后可以一众心,决大计矣。然拨乱不得其人,不将病于无主乎?若于大人而见之,德望可以系人心,谋猷可以匡多难,则神器有属,而耆定之功成矣,利何如也?然施为或失其正,又何以服天下乎?必以正道而行之,不肯行一不义,不肯杀一无辜,则行事正大,万众归诚矣,吉何如也?

得其地,得其人,得其正,具此三者,又奚蹇之不济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世事维艰,君子要怎么办?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要回去修身自省。

孔子释蹇曰:水在山上,曲折艰阻而难行,蹇之象也。君子体之,以行有不得,或阻于时命,或罹于谗毁,此吾身之蹇也。要皆实德之不修阶之,故怨天尤人无益也,行险侥幸非义也,惟反之于身,以修其德,省察于念虑之微,率循于言动之实,如是,则德孚于人而行无不遂,所以济一已之蹇者在此,所以济斯世之蹇者亦在此矣。

蹇卦是四大难卦的第三卦,逢此卦,世事复杂多变,陷阱在前。人人自设罗网,以为在网别人,割别人韭菜,然而天道一转,自己就成了别人的刀下之菜。

人与人皆非真心,需要什么就说什么?而不是什么正确说什么?当位者天下人心皆以其言行而观之,彖曰:利见大人,即以实破妄之道。

易经有很多利西南之说,西南即顺,坤之道为厚德载物也。

当蹇之势来到的时候,普通的小聪明都会江郎才尽。这个时候需要是既有沉潜之智,又有果断之勇的大才。世事看似平常,实质天道轮转,日日不休。

反思我自己,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自己有过躁于进取,陷于险而不能济,也昧于图度者,又缺于用而不能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