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36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正

 刘安伦先生 2021-02-20

易经(36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正”

易经讲人的感官却是从脚开始的,这一点和楞严经不一样,楞严经是从眼开始的,所见,所听,所感,都会对人产生特别的影响。

初之都是循环的开始,而一念之初,却是决定性行为之终,圣人说: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圣人从人的脚趾开始说事。从哪里知道止?

周公曰:初六阴柔,则无妄动之失,居下,则无越分之思,是身一于理,而嗜欲不以汩其心,心安于遇,而外物不以移其性,盖当趾之地,而能艮其趾者,可以无咎矣,然初阴才弱,恬静有余,而持守或不足,又必即贞一之功,而要之为终身之守。一事一物此止,推之万事万物,亦此止,庶几久暂无间,乃永贞而不变也,休利如之?

止道是什么?

周公站在一个极其理性角度来说这件事,然而要把这件事说清却又极其难,人都会被自己各种欲望所引导,比如炒股的想赚更多,而失去投资的原则。买房的想买更多的房,而将房子本身的住这一个功能弱化。赚钱就想赚更多的钱,人总会有各种欲望,这些欲望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会带着人失去本心。

人要将自己的趾有所动而控制,所以古人有个动作是打坐,也是现代很多人要做的,打坐据说能调节人的血液循环,使大脑的供血更足,从而提升人的智力。

而易经这卦,也从趾说起,所以古代圣人就发明了很多动作,让人以静制动。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但很多人并清楚欲望这个东西的本质是什么?那么圣人说,从趾开始,让自己轻易不要动。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初六艮其趾者,盖至正之理,本人所当止,惟不知所止,而失正者多矣,初有知止之明,而择此正于始,有钦止之功,而守此正于终,是能不失其正也。

初有知止之明,却不知道怎么克制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人之常情,周公于初曰永贞,于上曰:敦艮,合初终以观止,乃见止道之光明。心安于遇,不为外物所转,这是一个大境界。

那么孔子就直接用一个正字来告诉后代修行者——守正,则千里之行,人生万里,皆自“行而得正”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