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随曾师智慧与时俱进

 曾仕强 2021-02-20

文/行道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忙碌的生活状态,都是快节奏......


很多人在求新求变,不断创新,是否有过合理的调整,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特质,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怎样适应社会科技进步,文化复兴,迎接更好的未来。

我们学习曾师智慧,学习《易经》文化,道统文化,应该懂得与时俱进才可以源远流长。

我们要懂得与时俱进,更应该知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经千秋万代,既有恒古不变的核心道统文化,更有历久弥新的现实变化,因为我们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我们才绵延不绝,有着变和不变。

这就是我们从《易经》中学来的,有变易和不易,自然规律是从来没有变化的,自然变化是有所变化的。

有所变有所不变,但不能求新求变,更不可以随心乱变。我们只有继旧开新,不能离经叛道。

求新求变是美国人的思维,因为民族性不同,我们中华民族是易经民族,所以我们本身就是懂得变,再要求我们求新求变,就会更乱。

我们从来没有告诉小孩子求新求变,都是要求不可以乱变。

一个懂得变得的人,是感觉没有变一样,这才是很高明的。首先先讲不变,其实也会变,我们会持经达变,我们要有原则的变,不可以求新求变。

社会中很多乱变,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环境造成污染、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等人类问题。求新求变违反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质,我们是有所变有所不变,这样我们才可以持久。

从我做起,要求小孩不要求新求变,小孩还是会变。

孔子教会我们要做“老二”的哲学,不要求做老大,一个人会隐藏自己的聪明才叫真聪明,我们把最会做生意的帽子送给犹太人,钱最后都被中国人赚去了,把最会做情报的帽子送给日本人。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乾卦告诉我们潜龙勿用,不是不用。孔子告诉我们深藏不漏,这才是真智慧。一个人有意见就讲,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先听别人讲,之后自己再讲,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这不是阴谋诡计,更不是阴险狡诈。别人有更好的意见,让别人讲。

不要有负面的想法,要有正面的思维去考虑。一切讲合理就好,我们要先懂得往外推一推,曾师讲过的“推拖拉”是非常好的一套学问。我们不要讨好别人,讨好就是小人。

“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年轻时没办法可能会要求人,有时也不必要求别人,从求人到求己转变,曾师讲过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己承担百分百的后果。

《易经》有句话不可为典要,是不能把经典当做不变的东西。我们是没有宗教的,宗教都是外来的,只有佛教和《易经》是吻合的,只有《易经》是不可为典要,唯变所是,要看情况进行调整,不是改变的意思。

我们是要就是不要,好就是不好。站在不要的立场要,好里面有不好的地方,不好的里面有好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民族性。

西方人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非常的明确的二分法,这就是不同。所有的有变就一定有不变,我们会两个兼顾,把两个合起来。赞成和反对是一样的,赞成的是合理的部分,反对的是不合理的地方。

我们没有对与错,没有真与假,是看在不在同道,在不在一个频道,没有一个人讲话是百分百的正确。

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件的,讲话的时候一定先说完全同意对方的意见,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不同,只有对方才可以听进去。我们一正一反是随时调整,根据时间、事情不同有合理调整。

我们要懂得听话听音,有很深的意义,讲的第一句话一定要让对方听得进去,否则完全没有效果。老子讲过,人不可不变但不能乱变,对人不可不信但不能全信。

阴阳、互动就是摇摆不定,所以我们就是摇摆不定,物极必反,任何事情不能百分百。差不多就行,讲马马虎虎不马虎,因为做的很好才敢讲马马虎虎,因为自己一点不敢马虎。

做人糊糊涂涂不糊涂,做事马马虎虎不马虎,这是我们的精髓,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谐,讲话要懂得谦虚,当一个人讲话太精确,太直白,没法和大家和谐共处。

一个人要少一些棱角,要多些圆通,与人相处,这样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时俱进的目的是做出合理调整,与大家和谐的共同生活,和谐相处。

和谐相处要从讲妥当话开始,给对方面子,谦虚对待他人,彼此和谐共处,家人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国家才会稳定繁荣。

END

作者简介:

行道,本名高清林。从事家庭教育,文化金融。热爱中华道统文化,学习中国式管理,愿一生追随恩师智慧,做传承中华道统文化践行者,中国式管理传承者,一生向善,凭良心传播中华文化,让更多家庭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