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万亿货值背后,碧桂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涛哥杂谈 2021-02-20

最近,各大房企都在发年报,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涛哥还是力求带大家冲破迷雾,看到房企发展背后的真相。

之前,我们已经讲了几家公司,今天来谈谈大家都很关注的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

上周,碧桂园年报发布,先来看几组核心数据:

  • 权益销售额5522亿,同比增长10%;

  • 总收入4859亿,同比增长28%;

  • 净利润612亿,同比增长26%;

  • 现金余额2683亿,创历史新高;

  • 权益可售货值2.4万亿,够三年销量;

从业绩增长、利润回报、财务安全、资源储备等各维度看,碧桂园都算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但是业绩背后,碧桂园发生了哪些变化?才是更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步伐放缓,利润增厚
从2018年7月起,碧桂园便不再公布全口径销售额,只公布权益部分,这本身可以看成是一种刻意低调的表现。
毕竟国家强调"房住不炒",房企也怕树大招风,不想过度突出业绩增长。
可以说,从追求业绩增速,到追求平衡发展,已成为龙头房企们的共识。
2018年,碧桂园权益销售5018亿,同比增长31%;2019年权益销售额5522亿,同比增长10%;
表面上看步伐在放缓,但更有价值的是,利润在增厚。

从净利润表现看,2016年115.2亿,2017年260.6亿,2018 年485.4亿,到今年的612亿。

平均每天创造1.7亿净利润,碧桂园正成为一家很赚钱的公司。

而利润的增长,一方面有赖于总体规模扩大, 另一方面也来自内部管理的优化。

2019年,碧桂园营销+管理费占收入比例约7%,较2018年的7.7%有明显下降。

年报显示,2019年末碧桂园员工数约10万,而2018年末为13万,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员大幅精简,组织效能显著提升,这也印证了地产行业控制管理成本、提升人均效能的大势所趋。

二、财务稳健,现金为王
很多年前,碧桂园总给人一种激进扩张的印象,但这两年你再看他家的财报,一个字:稳。
这种稳定的感觉来自三个方面:低负债、高回款、现金充沛。
2019年末,碧桂园净借贷比率为46.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更加健康。
同时,良好的销售去化能力,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2019年,碧桂园权益去化率达72%,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301亿,权益回款率达96%,自身造血能力非常强。
较少的借贷、较高的回款,带来了充沛的现金流余额。
2019年末,碧桂园现金余额2683.5亿,另有未使用授信额度3168亿。
与之对比的是,万科手持现金1662亿,差距整整1000亿,所以说,碧桂园真的是太有钱了!
此外,碧桂园一年期内的短期有息债务约1163亿,因此现金短债比高达2.3,偿债无忧。
开玩笑的说,目前融创中国股票总市值也不过1800亿港元(人民币1600亿),碧桂园手里的资金,还完短债后,甚至还够买下融创……
现金为王,行业寒冬时,不仅意味着财务安全,更意味着抄底和收并购的可能性。
碧桂园这2600亿现金,将是其逆市发展的底气。
三、多元发展,布局未来
除了地产板块,碧桂园年报还对其新业务大书特书。
机器人业务方面,组建超3000人研发团队,其中博士+硕士占29%,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获授权327项,全年研发投入高达19.7亿。
而对于大家关心的机器人成果,碧桂园也公布了进展:
  • 建筑机器人:在研产品50项,已投放工地测试32项;

  • 医疗机器人:在研产品5项,启动注册申报1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项;

  • 餐饮机器人:在研产品80项,完成样机61项;

事实上,今年疫情期间,涛哥就报道过碧桂园煲仔饭机器人为武汉医护人员做饭的事,应该说其研发成果正在逐步商业化,未来的建筑机器人值得期待。

现代农业方面,碧桂园布局全产业链,做现代农业系统方案提供者和服务商,为社会提供丰富、安全、好吃、实惠的产品。
目前已经投资运营湖北“中国种谷”、海南润达、广东贡柑产业园、河北张北、华大农业康养基地等多个优质项目。
疫情期间,碧桂园农业也先后多次捐赠大量蔬果到湖北、广东等抗疫一线。
2年前,碧桂园开始布局地产、机器人、农业三驾马车时,很多同行并不看好。
2年过去,虽然发展也有磕磕绊绊,但他们一直坚持在机器人和农业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可见的成果。
在年报发布会上,莫斌这样说:
如果将主营业务比做“老虎”,新业务相当于“翅膀”,老虎插上翅膀,公司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四、坚定看好城镇化
过去两年,碧桂园的发展模式、财务管理和业务组合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那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坚定信心,未来属于城镇化”,这是碧桂园年报中提纲挈领的一句话,也是其长期坚持的方向。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由此所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则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支撑。
碧桂园,本身就是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19年,碧桂园实现了31个省份全覆盖,其中包括282个地级市,1299个县/区,凭借在1-6线城市广泛而均衡的土地布局,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目前,碧桂园全国权益可售资源高达2.4万亿,土地储备丰厚,足够未来三年发展所需。
而对于大家关心的三四线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碧桂园也给出了解答。
1、投资布局合理:97%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说明其投资有基本面支撑;
2、投资转化率高: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的投资转化率为1.27,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的该指标为0.71或以下,说明其深耕三四线实现了高周转和高回报;
3、库存风险可控:进驻的三四线城市,88%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在大湾区权益可售资源合计达6317亿,发展空间巨大。

关于对未来的展望,碧桂园年报中用了这样一句话:

无畏风雨,未来继续行稳致远。

  • 丰厚的土储,带来了短期业绩的稳定;
  • 越来越漂亮的财务指标,带来了中长期发展的健康;
  • 而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则给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莫斌在年报发布会上说:

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是巨大的,特别是城镇化的推进仍有巨大空间,对于未来地产的走势,我们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与城镇化共成长,越来越稳健的碧桂园,确实有无畏风雨的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