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胜妄行: 肾水反来侮土 所胜者 妄行也 作涎及清涕 唾多、溺多 而恶寒者 土火复之,及二脉为邪 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 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冷、 腹阴阴而痛 妄闻、妄见 腰、脊、 背、胛 皆痛 注: 『所胜』,我克者为所胜 如脾土是肾水的所胜 『溺』,读尿 疏: 『土火复之,及二脉为邪』,土火 『阳气不足,阴火有余』之阴火也 阴火偏旺 复乘脾土 煎熬冲、任二脉 二脉同起于下焦会阴 势必损伤肾精 表现肾痿之证 『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 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冷、 腹阴阴而痛,妄闻、妄见, 腰、脊、背、胛皆痛』 诸证是也 疏: 肾阳亏乏 不能资助脾土 肾水反侮脾土 法:温阳利水 干姜(君), 白术,川乌头(臣), 苍术,附子(炮,少许), 肉桂(去皮少许) 茯苓,猪苓(佐), 泽泻(使) 疏: 干姜为主,白术为辅温脾阳 川乌头为辅,桂附为助温肾阳 苍术、猪苓、茯苓制水泛逆 泽泻,导水下行 中国古代的健康观 健康的本质 健康的标准 这是人们在,探求健康之道时 必须回答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健、康二字 分别见于 殷商时代 “健”字,偏重于指 精神和意志的坚强 《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康”字初见于《尚书・洪范》: 五福: 一曰寿, 二曰富, 三曰康宁, 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 六极: 一曰凶短折, 二曰疾,三曰忧, 四曰贫,五曰恶, 六曰弱 寿、康与 疾、弱 对举 “康”字偏重于指 身体的健康无疾 非常接近于今天 “健康”一词的含义 古人认为,气也是 健康的本质和基础 阴阳二气 在人体的 内外不停 流动运行、 体内阴阳二气 的平衡与和谐 就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形式 也是健康长寿的,基本要求 具体说来,体现为: 和、动、度三个字 一、论“和” 礼之用,和为贵 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 对于中国文化有非常深广的影响 也为历代医家及养生家推崇 如董仲舒,就说过这样的话: 中和养生其身,其寿极命 不能做到“和”,危及生命: 反人之生 天出其精 地出其形 合此为人 和乃生,不和不生 “和”不偏离常态,不过分: 阴阳并毗(按毗即偏) 四时不至 寒暑之和不成, 其反伤人之形乎? 春秋时医和论病因时说: 天有六气 淫生六疾 过则为灾 “和”又有平正的意思 《管子・白心》: 和者 天地之正也 阴阳之平也 其气最,良匆之所生也 总而言之,“和”意味着 阴阳二气的调和、流通 《庄子》: 一清一浊 阴阳调和 流光其声 奏之以阴阳之和 烛之以日月之明 成玄英: 阴升阳降 二气调和 施生万物 “和”是通过 阴阳二气的 流动、运行、升降 而实现的 把“和” 即健康这一看法 发挥得最清楚的 还得数《内经》 《内经》 把体内的阴阳平衡 看作是健康的基础 平衡被打破 健康被破坏 《内经》: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注于阴,阴满于外;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 九候若一,名日平人 (按即健康无病之人) 如果“阴阳相倾”,那么就会使得: “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 偏离“和”的状态,健康就会失去 二、论“动” 天地之气在不断地运行流动 人自身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动 也在不断地进行着 因此,阴阳之气,也就会在人体内 因时、因地、因气象的变化而变化 阴阳 的平衡和调和状态 也就不能够不时时 受到扰动乃至破坏 《内经》 把“气”的这种运动归纳为 “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 生化之字 器散则分 生化息也 古人主张 动态之中 把握平衡 进而实现 中和状态 董仲舒: 凡养生者 莫精于气 男女体其盛 臭味取其胜 居处就其和 劳佚居其中 寒暖无失适 饥饱无过平 欲恶度其理 动静顺性命 忧惧反之正 和常在乎其身 大得天地泰 大得天地泰,其寿引而长 不得天地泰,其伤而短 三、论“度” 动态平衡的关键是把握“度” 即把握事物发展变化以及 自身因应变化的最佳程度 格守中道的孔子 早就认识到了 度的重要性 过犹不及 似乎孔子也已经注意到了 “度”与养生长寿之间的联系 《论语》: 鲁哀公问:有智者寿乎 孔子曰:然 人有三命 而非命也 人自取之 寝处不时 饮食不节 佚劳过度 疾共杀之 时、节、度: 限度、程度 古人把握“度” 三种不同态度: 以儒家 以及《管子》 为代表的一派 强调“过犹不及” 主张 通过控制 自己不要 逾越规矩 达到保持 “中和”的状态 《管子・内业》: 不以物乱官 不以官乱心 是谓中得 正心在中 万物得度 《荀子》: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 不由,则触陷生疾 用“礼”来规范自己的饮食起居 就会达到“度”的理想境界(“和节”) 否则就会发生疾病,危及健康 道家及后来的道教主张: 清静无为、顺天法道 自然而然地达到 符合自然规律的结果 “度” 实际上就是作为 天地万物本原的 “道”的自然状态 “道”自在无为 自然无为 才能实现 适其“度” 《老子》: 夫物芸芸,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日复命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 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常”即“度” 《韩非子・解老》: 视强则目不明 听甚则耳不聪 总虑过度 则智识乱 所谓治人则 适动静之节 省思虑之费 显然这即是一种 顺应自然的态度 《吕代春秋》 以及古代的医生们则 大多主张,积极地去 认识世界,认识规律 从而达到 知度守节 应时而动: 天生生人而使 有贪有欲 欲有情 情有节 修节止欲 不过行情 <尽数>: 圣人察阴阳之宜 辨万物之利以便生 精神安乎形 而年寿得长 这里的 “宜”和“利” 都包含有 “度”的成分在内 《内经》 讨论病理病因也经常使用 “相任”(平衡协调)、 “相胜”(即不平衡) 之类词语 其中也有适度的意思 《内经·素问· 运行大论》: 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 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 所不胜薄之也 汉末三国时神医华佗则进一步 把 “度”解释成人体运动的“度” 使得他比别人更加 接近事物的本质了: 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尔 “不当使极”就是“不要过度” 华佗还具体提出了: 因人而异地掌握“度”的标准 即活动到“怡而汗出”的地步 按照传统的看法: 人、社会、自然即是 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 普遍的复杂联系 这种统一的基础是“气” 它们之间的联系即通过 “气”的运行流动变化实现 为实现健康长寿 进行的种种活动 归根到底是为了 实现和保持这种 和谐统一的状态 从本质上看 这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也就是阴阳和谐平衡 这种和谐和平衡 即就是生命常态 即健康的本质和标准 即长寿的本质 通过养生达到长寿 也就是用各种方法 使失调的阴阳 不断复归平衡 尽可能维持人体 的阴阳平衡状态 正是在 这种认识之下 即形成了具有 中国文化特色的 长寿养生方法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