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现在要称一声贾导了。 去年看《王牌对王牌》时,她在节目里宣传《你好,李焕英》。 当时只以为她是主演之一,还奇怪怎么焦点单单聚在了贾玲身上。 没想到,哟呵,她竟然是导演! 从喜剧人直接跨界当导演,一战成名。 截止目前,《你好,李焕英》连续七天单日票房破三亿。 她第一次当导演就挤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影史票房前八,一跃成为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 不得不说,真的挺牛逼的。 一下子她彻底火了,大家把她夸上了天。 没背景,没样貌,没身材,却能从路人甲逆袭成为30亿票房女导演。 凭什么是贾玲? 她的成名之路,用了二十年来铺垫,步步血泪,冷暖自知。 1982年,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父母是化工厂里的工人。 家境普通,出身平凡,要说以后能家财万贯,想都不敢想。 贾玲小时候不喜欢看动画片,反倒喜欢看《曲苑杂坛》,而且能安安静静看完。 还能模仿里面的鸟叫,小号,各种乐器的声音,颇有艺术天赋。 家里人把贾玲这点小天赋看在眼里,花大钱帮她报了个表演班。 去到老师那绕口令也说得溜溜的,老师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说是表演的好苗子。 2000年,贾玲18岁,和姐姐来到北京准备报考北电和中戏。 小地方来的哪竞争得过大城市里的孩子,不出意外,双双落榜了。 贾玲不甘心,决定留在北京当餐馆服务员打工,明年继续考。 2001年,吸取去年的教训,她报考戏剧表演班的同时,还选了冷门的喜剧表演班,留着保底。 坚持终有回报,她两个都考上了。 也许是造化弄人,也许是天意如此。 学校招生办把录取电话打到了家里,母亲李焕英接了电话,学校说:“贾玲戏剧表演班和喜剧表演班都考上了,现在定一下选哪个?” 母亲一听两个都考上了,高兴得语无伦次,说选“戏剧(喜剧)。”因为口音问题,那边听成了喜剧。 就这样阴差阳错,贾玲走了喜剧路线。 现在看来,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也是妈妈李焕英为她选定的路。 贾玲认命了。 好不容易考上,就踏踏实实学吧。 她一来就拜师冯巩,也算跟对了人。 没曾想,刚入学一个月,命运又和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有天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你快回来见妈最后一面,妈······没了。” 贾玲懵了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个“没了”是什么意思。 直到上了火车,她还是不敢相信母亲去世的消息。 “因为我没有手机,所以在火车上我给每一个有手机的人都跪下过,我说把你的手机借我用一下,我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因为我妈妈可能不行了。” 贾玲直奔火葬场,看到姐姐扶着柱子出来哭着说:“你快进来看妈最后一眼吧!” 贾玲抱着棺木嚎啕大哭。 可哭得再大声,也换不回来妈妈了。 从此以后,贾玲的世界再也没有真正的快乐。 妈妈都不知道她是演员,甚至没见过她演出,她还有很多来不及表达的爱。 后来,她把这些故事写进了小品《你好,李焕英》,现在又拍成了电影。
刚到北京时,贾玲攒钱给爸爸妈妈买个新皮衣。给妈妈买的绿色皮衣有点小了,贾玲便带回北京换大一号。没想到妈妈却再也没机会穿了。 这部电影,被提到最多的,就是真诚。 用贾玲的话来说,就是我把心掏出来给你们看了。 在电影里,她希望时光倒流,回到过去,能让妈妈开心一回,哪怕自己不会出生。 “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贾玲曾经说过:“如果我在吃苦,那就还好,我妈不会跟我一起遭罪、吃苦或者是难受。但如果你感觉生活过得还挺好,那种遗憾感就无法形容,打心底里特别的想哭。” 在电影片尾,贾玲圆了对妈妈的遗憾。 妈妈穿上了那件绿色皮大衣。贾玲开着敞篷车,幻想着和妈妈一起有说有笑,看到自己有出息的样子。 可生活不是电影。 学业要继续,生活也要继续。 毕业出道,贾玲一个人在北京吃尽了苦头。 她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籍籍无名的黑暗时光。 “男不磕瓜子,女不说相声”。贾玲形容,女孩子走相声就是“走错澡堂子”。 因为相声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说相声是有包袱,女人说相声就变成了傻子。 贾玲当时还很清秀,说相声也只能当陪衬,作花瓶。 换作其他人,早就放弃了,当时他们班有10个女孩,最后只剩她一个。 父亲为了供她读书把房子卖了。长姐打工养她,每个月工资800块,500块都给贾玲,连续给了9年。 500块生活费,400块租房,而且只能是10平米不到的地下室,用朋友的话说:狗进去了都只能上下摇尾巴。因为太窄了左右摇不了。 她的至暗时刻,连一丝光都透不进去。 最难的时候,她卖掉了随身听,换了20块钱,吃咸菜面条。 北漂6年,事业依然没有起色。 那时候,小沈阳已经一夜爆红,喜剧女王宋丹丹仍然活跃春晚,她的偶像刘德华依然大红大紫,而江湖上还没有她的名号。 姐姐实在看不下去了,帮她在家乡找了一份收费站的铁饭碗工作,月薪3000。极力劝她回家,别再吃这份苦。 她谈了多年的男朋友也问她:你要喜剧还是要我? 贾玲不甘心,她实在不想放弃,走投无路下,她打电话问老师冯巩的意见。 冯巩问:你想回去吗。 还不想。 冯巩就给姐姐回了电话:“她干这行,别的我不能保证,养活自己还是可以的,她要是没吃的了,以我的能力,保证她吃饭还是没问题的。” 有老师这句话,姐姐也放心了。 后来冯巩有一回去到她出租屋,才知道她过得这么苦。 从此,冯巩去哪演出都带着她,说要带她挣够一年的房租。 那一年,冯巩带着贾玲挣够了10年的房租。 后来很多人说,冯巩为什么只提携她。 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在毕业后跟着老师到处演出,赚活命钱的女生。 命运终于开始眷顾她。 2008年,贾玲和搭档白凯南的相声《大话捧逗》,终于火了,连演80多场。 转机出现在2009年,《大话捧逗》在一个晚会上演出,正巧姜昆也在,帮他们推荐上了春晚。 一夜成名。 这所谓的一夜爆红,是她摸爬滚打了十年,命运才透出了这么一丝光。 这一年,她28岁,越挫越勇,逐渐逆袭。 成名前很难,成名后更难。 说相声始终不是出路。2012年,贾玲开始研究转型,演小品。 2015年,贾玲带着自己的小品作品《喜乐街》三登春晚,塑造了女汉子形象,在身材苗条的女星身旁,她当陪衬烘托,就像一个小丑,逗乐了观众。 陈佩斯曾说:“喜剧是把观众抬得很高很高,自己很卑贱很卑贱,我用我的卑贱来赢得观众的笑声。” 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潘长江的矮、宋小宝的矮、黑、丑,宋丹丹、吴君如从不美化自己,这些不正是观众的笑点吗? 可这些明明都是他们的缺陷。 贾玲也一样,她从选择做喜剧演员开始,就得放弃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优势。 她得扮丑,装蠢,搞怪,不要形象的豁出去,才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后来,在百变大咖秀里,贾玲女扮男装,变彪形大汉。 模仿阿宝,刘欢、腾格尔。 在现场不要形象的狂吃辣椒西瓜。 后来谁都能调侃贾玲一句,因为胖,谁都能说。 她舍得豁出去,通过扮丑来体现所有人的优越感。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到尘埃里,才能演出喜剧的精髓。 知乎上有人这样形容成名后的贾玲。 曾经有人问她:“你已经找到让观众笑的套路了吗?” 贾玲说:“我的套路就是真诚,发自内心的真诚。” 十年打拼经历,磨炼出她高情商,会说话,善于抖包袱化解尴尬的技能。 她能体谅别人的难堪,当初柳岩被闹伴娘,要把柳岩扔水里,是她一屁股坐下来挡在柳岩面前,化解了一场闹剧。 她很敬业,做节目有泼水惩罚时,其他女星把水泼向一边,只有她次次泼向自己的脸,在冬天浑身湿透。 她真的很有梗,和言承旭搭档演戏,一句“我请你哈啤酒”让人笑出腹肌。 她高情商也不假,在第10届金鹰节开幕式上,因为临时替换了人,记者没有提前准备问贾玲的问题,冷场了。 她三言两语化解尴尬,还能让人捧腹大笑。 她做喜剧是有使命的,她的每一个梗都是积累出来的。 “使命感意味着一种责任感,责任感就意味着要去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东西,要去付出别人付出不了的东西。有再多的人嘲笑她,她都要一往无前地向前冲。” 她的好人缘,就是靠自身的敬业,真诚、善良攒下来的。 用沈腾的话来说,贾玲最大的优势是“男人都喜欢她,女人不嫉妒她”。 把所有苦难都熬过来了,才成就了今天的贾玲。 2016年,她和孙集斌一起成立大碗娱乐,正式打磨《你好,李焕英》剧本。 她身边所有朋友都支持她,大家都想帮她一把。 百亿影帝沈腾愿意给她当配角。 大张伟主动给她写歌。要知道大张伟的底线是不给钱不写歌,唯独对贾玲没有底线,还说她是自己心中最美的女人。 张小斐更不用说,在她籍籍无名之时,是贾玲一直在帮衬她,到贾玲拍电影时,张小斐也是倾尽全力去诠释好角色。 一路走来,她遇到很多贵人相帮,但如果没有她的努力,她也绝不会有功成名就这一天。 赚到钱后,她大部分都花在了家人身上,给姐姐买了两套房子一辆车,为爸爸买了一套房子一辆车,自己对物质却没有太大的欲望。 母亲早逝,租着最廉价的地下室,吃馒头咸菜,在台上被人肆意嘲笑,被男友不声不响抛弃,不被看好的事业,不知何时能熬出头的至暗时光。 一路走来的苦,如果没人问,她很少和别人提及。 熬出来之后,有人曾经问她: “那个时候觉得苦吗?” 贾玲平和地说:“不苦,因为你吃过的苦,老天爷都回报给你了。” 生活的苦留给她的不是戾气,而是转化为前进的能量。共情别人的不易,以诚待人。 她命途多舛却不怨天尤人,带给别人的永远是快乐,她的闪光点,感动了很多人。 从19岁到39岁,20年后,贾玲终于被很多很多人喜欢,说她是宝藏女孩。终于离偶像更近一步,终于在事业上风生水起。 爱笑的女孩从来都是人间的天使,善良的人也会被生活善待。 你不放弃自己,上天才能看到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