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暑假教育,家长不能“甩锅”文/虹野 暑假,对于学生们来说,可以短暂“告别”沉重的学业负担尽情玩耍;对于家长们来说,暑假却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监管和教育职责。有钱有闲的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四处走走,游山玩水;有钱没闲的家长则报各种暑假培训班托管了事;没钱没闲的家长大都丢给爷爷奶奶看管省心省力。 不管暑假家长有没有工作安排,也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不要随便把暑假中的家庭教育“甩锅”给“好山好水”、暑假班和爷爷奶奶,更不能简单用监管代替教育。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对孩子的暑假生活进行规划,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首先,家长们要给孩子一个有质量的陪伴。 不管孩子在家里或者在外面有多“皮”,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不管心情有多么不好,都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琐事中去,在出去履行、购物、做家务、聊天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能家长只顾自己玩手机或工作对孩子敷衍了事。家长一定要明白充满爱的陪伴才是有质量的陪伴。 其次,对于暑期兴趣班的效果要“让子弹飞一会儿”。 暑假报班可能是现在很多家长的首要选择,固然有家长工作忙而不得不“托管”的因素,更多的原因则是让孩子更加优秀。但是对于各种眼花缭乱的兴趣班和特长班,家长们心态一定要好,不要把孩子当做“容器”,恨不得让孩子们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知识。一旦孩子学不好就抱怨孩子没有某方面的天赋。这种功利的心态,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好奇心。 人的认知是从“好奇心”开始,然后产生“兴趣”学习,通过合适的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爱好”,通过理性参与最终变成“特长”。对于诸如“舞蹈”、“音乐”、“游泳”、“绘画”,一开始仅仅是“好奇”而已,经过“体验”之后发现不好玩可能就没有兴趣了。没有兴趣的原因很多,一般都来自于不当的授课方式。如果孩子们对所报的“兴趣班”没有兴趣了,这意味着家长们的钱就打了水漂了。对于良莠不齐的各种暑假班来说,家长们报班的费用打水漂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家长们不需要因此而迁怒于孩子,因为责怪孩子可能使他们真的对所报的班丧失了好奇和兴趣。“让子弹飞一会儿”,孩子对兴趣班的体验会给他带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的。所以说,家长们把报班当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体验更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再次,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提防“假阅读”。 不得不说,在学业压力下,上学期间基本上“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几乎“与世隔绝”。通过暑假,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更多地认识世界。比如带孩子到动物园、植物园亲近大自然,带孩子们出去看看中国各地真实面貌,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习安全规则、社会规则。当然对于无法去的地方,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来让孩子们间接认识世界。对于暑假阅读来说,家长们切忌给孩子们列出来长长的书单,当做任务来完成,不求甚解的为阅读而阅读的“假阅读”只会让孩子们厌烦读书。 最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在暑假,大多数时候孩子都在家里。此时,控制孩子们看电视、玩游戏往往成为家长们最为头疼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都没有正视网络在社会中的作用,过于强调网络和游戏在孩子成长中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把网络和手机看成“洪水猛兽”。不少家长几乎把“手机”当成“毒品”,碰都不让孩子碰,却忽视了“好奇”的力量,结果越是禁止孩子上网、玩游戏,孩子们玩的越“上瘾”。鉴于现在已经是网络社会的客观现实,家长应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社交、娱乐和搜集信息的功能,而不能“泼洗澡水把孩子给泼了”,简单的把网络和手机一禁了之。 不管是防止孩子们在暑假过度沉迷网络还是其他娱乐,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自控力都非常必要。一定程度上,网瘾泛滥和缺乏自控力培养的教育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在暑假期间家长要通过不断提高孩子自我评价水平,促进自信心的发展、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鼓励孩子们交朋友、多参加线下的趣味活动等方式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孩子自控力提高了,又能正确使用网络的各项功能,又怎么可能网络成瘾呢? 所以,家长们可以从情出发,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培养孩子自控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循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知情意行合一,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且让孩子们健康发展的暑假。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