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劝学篇》中的名言

 读书与思考2 2021-02-22

酋腥聊历史 2021-02-02 11:25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译:精神修养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灾无难更大的了。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译:我曾经整天地思索,但不如学习片刻之所得;我曾经踮起脚跟瞭望,但不如登上高处所见之广阔。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的作用罢了。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


8、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译:所以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乡里,外出交游时必须接近有真才实学的贤士,这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9、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译:各种事物的发生,一定有它的起因;荣誉或耻辱的来临,必定与他的德行相应。

10、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译:所以箭靶一摆设起来,就会有弓箭射来;森林的树木一茂盛,斧头就来这里砍伐了;树木一成荫,群鸟就来这里栖息了;醋一变酸,蚊虫就汇集到这里了。因而说话有时会惹来事端,行事有时会招致耻辱,君子要小心自己的立身行事啊!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聚泥土成了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积蓄水流成了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成了有道德的人,自会心智澄明,而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


12、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译: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

13、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译:声音没有小得听不见的,行动没有隐蔽得不显露的。

14、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译:君子的学习,有益的东西进入耳中,记在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所以他稍微说一句话,稍微动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

15、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译: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叫做唠叨。

16、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译:所以请教的人礼貌恭敬,然后才可以和他谈论有关道的学习方法;他说话和顺,然后才可以和他谈论有关道的具体内容;他的面色流露出谦虚顺从,然后才可以和他谈论有关道的最精深的义蕴。

17、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译:还不可以跟他说却说了,叫做急躁;可以跟他说却不说,叫做隐瞒;不观察对方的气色就和他说了,叫做盲目。

18、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译:因此权势利禄不能够使他倾倒,人多势众不能够使他变心,整个天下不能够使他动摇。活着遵循着礼义,就是死也是为了遵循这礼义,这就叫做道德操守。有了这样的道德操守,然后才能站稳脚跟;能够站稳脚跟,然后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能够站稳脚跟,又能够应付各种情况,这就叫做成熟完美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