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无量寿,月又一月琉璃光。 日日夜夜观自在,时时刻刻妙吉祥。 ——旗人题记 今年仲秋时节,回到家乡,在好友的陪同下,游览了号称东藏小布达拉的“瑞应寺”。让我没想到的是:家乡竞有如此气势恢宏的的佛教胜地。 瑞应寺,蒙古语叫“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 瑞应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集万千能工巧匠之技,仿西藏布达拉宫之势,依山傍水而建;历时近二百年,多次扩建而成。 在方圆十里的山谷中,庙宇清静,佛像万尊。寺庙僧院鳞次栉比,石板铺路错落有致。寺庙院内苍松古柏掩映,钟鼓之声和鸣;红墙碧瓦,廊檐高耸,禅境幽远,古意盎然。 具说,瑞应寺鼎盛时期,曾拥有僧众五千,当地人云:有名的喇嘛三千六,无名的喇嘛赛牛毛。平日晨鼓暮钟,香烟缭绕,梵音不绝;逢重大法会,钟鼓齐鸣,经声不息,万民涌动,云集祈愿。 瑞应寺已传七世活佛,薪火相传,高僧辈出。瑞应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活佛,曾分别多次朝觐康熙、嘉庆、道光及咸丰皇帝。 康熙43年,康熙皇帝钦赐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雕刻的金龙镶边“瑞应寺”大匾,并称瑞应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 瑞应寺遂成为东蒙地区政教合一的最大的喇嘛寺庙。 我这里有必要简介一下瑞应寺一世活佛。瑞应寺第一世活佛察罕殿齐呼图克图桑丹桑布,生于明朝崇祯六年,原籍今内蒙赤峰市敖汉旗希日乎平原,后迁居到阜蒙县佛寺镇,即今瑞应寺址。 父称达赖,母称苏格苏日。桑丹桑布18岁出家拜师受戒,后广访名僧,悉心研究佛教经典。22岁开始走进偏僻山区,在山洞里静静修炼,与世隔绝16年。 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在桑丹桑布的主持下修建瑞应寺。康熙十六年被授予“察罕殿齐呼图克图”封号,成为瑞应寺始祖活佛。 始祖活佛一生很有作为,深得皇帝赏识,多次给与其赏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始祖活佛桑丹桑布圆寂,享年88岁。 瑞应寺七世活佛洛桑义希·成来坚措(俗名:刘海龙),即今天住持活佛,经国务院宗教局批准,按藏传佛教仪轨进行银盆选丸认定,于1997年10月9日入寺坐床。 七世活佛生于1979年11月9日,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水泉村人。洛桑义希·成来坚措现任辽宁省政协常委、阜新市政协常委、阜蒙县政协常委、阜新市青联常委。 七世活佛爱国爱教,勤学精进、严守戒律、心念众生。自坐床以来,始终致力于瑞应寺恢复性建设,广结善缘,自主筹集资金;修复建设了被毁坏的众多寺庙建筑。今日的瑞应寺,已展现出勃勃生机。 下图为第七世瑞应寺活佛洛桑义希·成来坚措 活佛宫现为第七世活佛生活工作的地方 瑞应寺佛祖大殿蒙、汉、满、藏四种文字扁额 佛教所追求的极乐世界,是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世界。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的美好,阿弥陀佛称: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无疑,这样的美好世界,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丛林法则横行的世界里,我们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争取到一个美好的未来。 赞美篇《游神秘的阜新东藏瑞应寺》 肖振秋 眺望千堂卧谷间, 葛根苏木御恩传。 大雄宝殿香烟绕, 长寿青莲紫气悬。 一域活佛福伴降, 四方昭寺瑞应添。 巍峨浩宇禅心住, 信众虔诚愿口言。 咏阜新东藏瑞应寺 中庸 藏传佛教瑞应寺, 气势恢宏七世传。 僧侣众多香火盛, 佛号诵经醒世人。 看破红尘心欲静, 晨钟暮鼓万虑收。 只是三生曾有约, 高歌宗旨定神州。 法相学院,也称哲学学部,是寺内僧人学习哲学理论的地方。建于清乾隆三十年,是瑞应寺五大“扎仓”之一。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蒙藏佛教学院建筑。 载长寿塔 藏经阁 九大臣祈愿殿 护法殿 转经筒 心香三炷达苍冥,祈愿尘寰六合清。更愿佛光常注照,诸方好运享安宁。 ——旗人的祝福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
|